为更好更快地培育我市陶瓷工业,使之逐步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我委会同烈山区发改委深入烈山区陶瓷企业进行专题调研,就如何发展我市陶瓷工业做了初步探讨。
一、淮北发展陶瓷产业的比较优势
为了应对成本、资源、环境压力,满足快速增长的建陶消费市场需求,全国最大的建陶生产基地广东佛山近年加快了陶瓷产业布局全国的速度,频繁的外围投资建厂衍生出11个陶瓷新产区。佛山陶瓷企业对于承接地的选择相当慎重,要全面考察分析当地陶瓷原料、区位、供电、市场、人力资源等因素,新上陶瓷基地竞争十分激烈。
淮北市发展陶瓷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从调研的几家陶瓷企业来看,陶瓷产品成本构成为:电力约占10%,燃料约占30%左右,原料(包括釉和坯料)约占30%左右,人员工资、包装等辅料及其他约占30%。我市与山东淄博、广东佛山以及东北地区相比,成本中除了电力、燃料基本相当外,原料的采购、辐射范围、人员工资等优势明显,具有大规模发展陶瓷产业的比较优势:
1、气候优势。淮北地区气候温润,适合陶瓷全年生产。辽宁法库全年只能生产9个月左右,山东淄博只能生产10-11个月。我市较长的生产时间可以较快地回收企业的投入资本,对外来陶瓷企业有较大的吸引力。
2、区位和运输优势。发展大规模的陶瓷产业,建设中低档陶瓷基地,淮北具有较为明显的区位和交通优势。陶瓷产业是一个货物进出较大的产业,每天有大批的原料和产品进出,原料的来源远近以及产品的销售服务半径对该产业影响很大。淮北本地及周边肖县、永城等地的资
源适合生产中低档墙地砖产品。生产高档的产品,我市以及山东淄博都需要从广东佛山采购原料,从运费而言我市就比山东淄博占有较大优势。淮北处于淮海经济圈腹地,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周边大中城市密集,经济较为发达,辐射地区大,运距短;目前以淮北为中心,200公里半径内只有淮北有陶瓷基地;两纵两横高速公路,铁路符夹线穿过我市,境内拟建设的沱浍河航道将打通入淮(淮河)通道,水运运费的优势即将体现。
3、劳动力资源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淮北拥有了一大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劳动力资源占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我市陶瓷企业人员工资成本占有很大的比较优势,目前我市陶瓷企业一条生产线的人员综合成本是14万/月左右,而山东淄博地区一条线是24万/月左右,广东佛山高达26万元以上。
二、淮北陶瓷基地的发展现状
1、入驻企业情况
“十一五”期间,特别是市委、市政府提出工业强市战略和强力推进陶瓷基地建设以来,淮北市陶瓷产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目前烈山陶瓷基地已入驻陶瓷企业7家,9条生产线,年可生产3000万平方米为中低档墙地砖,产值约3.2亿元。7家企业2007年的具体情况见下表:
企业名称 产品 产品规格 年产量 年产值
安徽美康陶瓷有限公司 中低档地砖 600×600 700万平方米 8500万元
淮北粤州陶瓷有限公司 中低档内墙砖 200×300
250×330 360万平方米 2500万元
淮北新生活陶瓷有限公司 中低档内墙砖 200×300
250×330 360万平方米 2500万元
淮北嘉美陶瓷有限公司 中低档内墙砖 200×300
250×330 360万平方米 2500万元
淮北中博瓷业有限公司 中低档外墙砖 200×300
250×330 160万平方米 1500万元
淮北惠尔普建筑陶瓷有限公司 中档地砖 600×600 800万平方米 1亿元
淮北伯爵陶瓷有限公司 中低档内墙砖 200×300
250×330 400万平方米 5000万元
合计 3.25亿元
当前烈山区正在洽谈新中源陶瓷项目、温州陶瓷项目以及淮北裕仁矿业公司与佛山陶瓷合作项目。尤其是新中源项目如能尽快入驻,将会有力地提高烈山陶瓷的档次,成为其他陶瓷企业入住淮北的方向标。
2、陶瓷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为加快陶瓷基地建设步伐,承接佛山陶瓷企业的入驻,市政府在新蔡项目区为淮北(佛山)陶瓷工业园专批土地2平方公里。目前,烈山区已投资1000万元,完成了新蔡项目区的整体规划、电子地形图和陶瓷工业园内的路网、路桥设计及征地和地面附属物的赔偿。总投资6000万元,贯穿陶瓷工业园的全长5.8公里的雷河路和花山西路及四座桥梁建设进展顺利,预计2008年2月份可全线贯通。
3、陶瓷原料供应情况
淮北本地及周边地区陶瓷原料十分丰富,适合大规模发展中低档陶瓷产品。陶瓷生产的主要原料有8种:伊利土、瓷石、风化瓷石、粘土、白土、黑土、高岭土、透灰石。其中伊利土、瓷石、风化瓷石、白土约占陶瓷配方的70%,主要来自萧县。烈山陶瓷基地9条生产线每天需原料约1200吨,其中800吨要来自萧县,其余来自山东、徐州和淮北。由于萧县至烈山运距较短,且萧县原料适宜做中低档陶瓷和仿古砖,所以烈山陶瓷大部分使用萧县原料。2007年5月以来,萧县政府基于也想在其本地建设陶瓷基地的原因,对陶瓷原料进行封锁,烈山陶瓷生产一度受到较大的影响。目前,受市场需求的牵动,萧县政府对原料的封锁显得乏力,萧县陶瓷原料能及时运往烈山陶瓷基地。同时,淮北本地陶瓷原料的开发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大,以适应陶瓷产业发展的需求。
三、存在问题
烈山陶瓷基地由于起步较晚,陶瓷产业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要想加快发展必须扬长避短,做到优势更优,劣势转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陶瓷产业跨越式发展。
1、煤电价格偏高,没有彰显淮北优势。陶瓷产业系高耗能产业,虽然淮北是能源基地,但电价比山东高,山东淄博的陶瓷产品电力成本约1.2元/平方米,西安的电力成本约1.1元/平方米,我市约1.6元/平方米。煤价比山西高,山西块煤加上320元/吨的运费拉倒本地价格为720-730元/吨;关键是本地煤热值和产气量低于山西块煤,7家企业反映本地煤不能使用,目前7家企业的煤气发生炉全部使用山西煤,没有彰显淮北优势。
2、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交通运输成本偏高,陶瓷生产成本加大。陶瓷产业是一个大进大出的产业,目前烈山陶瓷基地每天需购进陶瓷原料约1500吨,同样需输出陶瓷产品1500吨,这样大进大出的产业需要发达的物流业协作。
3、陶瓷原料开发有待进一步加快。目前烈山陶瓷生产需用的原料来自山东(透灰石、来阳土)、凤阳(石英砂)永城、萧县、符离集、夹沟(瓷石、白土)、徐州、枣庄(粘土)和淮北(黑土、风化瓷石、瓷粉、高岭土),外调陶瓷原料不利运输成本的降低。陶瓷原料矿产开发滞后,本地陶瓷产业原料资源情况不清,不能与陶瓷工业发展相配套。
4、陶瓷产业规模弱小,相关产业不匹配。陶瓷产品档次偏低,产品只适合城乡结合部及边远农村低档消费;规模偏小,经济实力差,相关产业不匹配,没有形成规模生产;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耗煤、耗电量大,生产效率低;品牌影响力弱,产品知名度不高,品牌名气小,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很难与国内外陶瓷品牌抗衡,不利市场拓展和竞争。
5、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陶瓷基地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投入财力不足,制约了陶瓷基地快速发展;企业融资环境不畅,制约了陶瓷基地的快速膨胀。
6、对陶瓷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不够深入,近期发展目标及远景规划不甚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