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康泰,男,1942年11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镇海县,1964年6月毕业于北京轻工业学院硅酸盐专业;1985年~1987年在日本国立京都工艺纤维大学任访问学者,武汉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2003年2月退休后长期在佛山工作。
现任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副理事长,陶瓷色釉料暨原辅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建筑卫生陶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标准化委员会顾问,国家建筑卫生工业科教委委员。
俞康泰教授长期从事大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专长传统陶瓷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的改进和研究,特别是有关陶瓷色釉料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俞教授主持完成的部省级重点科研项目有:半导体锡锑釉的开发研究(用于高压电瓷)、国家"九五"项目高档卫生瓷釉和熔块的开发研究、大规格渗花釉的开发研究等。
代表性著作有:《现代陶瓷色釉料与装饰术手册》,《陶瓷色釉料与装饰导论》,《陶瓷添加剂应用技术》等,作为副主编和主要撰稿人出版的大型手册和教材有《现代建筑卫生陶瓷工程师手册》、《普通硅酸盐工艺学》等。
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一百一十余篇。
关于产品和技术创新
陶城报:您认为中国的建筑卫生陶瓷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
俞康泰:根据权威的统计数据,到2007年10月,我国墙地砖及卫生陶瓷的年产量已经分别达到了52亿平方米、1.2亿件。就产量而言,我国已成为世界建筑卫生陶瓷领域的超级大国。
由于近两年来国家的提倡和市场的需求,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国内业界自行研制和开发的新产品陆续推出,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从而渐渐打破了世界业界历来对中国陶瓷产品“低质低价”的印象,产品出口量不断扩大。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和意大利、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产品品种、结构,以及关键工艺的水平和技术创新、质量控制等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还须付出很大的努力。
陶城报:您认为国产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国际竞争环境如何?如何提高竞争力?
俞康泰:入世以来,我国建筑卫生陶瓷的出口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但与国内巨大的产量相比,出口量还显得十分少。随着我国陶瓷企业在国际上得到更多的认同,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加之入世后经济全球化的运行趋势,我国瓷砖和陶瓷洁具的出口前景比较乐观。同时也要看到,国外同行设置的“反倾销”壁垒,已经成为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出口的拦路虎。我国产业应如何应对,是必须重视的问题。不可忽视和否认的是,数次的反倾销诉讼已经切实影响到了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迈出国门的步伐。中国的陶瓷要走出国门,不仅对企业来说是增创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验证中国陶瓷实力、使中国陶瓷业迅速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针对国外一些国家对我国陶瓷产品的“反倾销”,我国业界要积极应对,由被动变主动,及早建立反倾销的预警机制。但是根本的出路还在于提高我国陶瓷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提高我国陶瓷业界的整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陶城报:您认为未来30年国内建筑卫生陶瓷实施创新之路要遵循什么样的方向?
俞康泰:总的来讲,可以归结为“绿色革命与生态陶瓷”。普通陶瓷作为一种传统产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解决好污染物的控制和处理、环境保护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难题。
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清洁生产技术和环境管理体系。清洁生产是指尽量选用清洁的原料,控制清洁的生产过程,生产清洁的产品,做好清洁的服务。环境管理体系是指ISO14001标准,它是工业发达国家在环境问题上的教训总结,是清洁生产技术的核心,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并在世界各地应用,这就是WTO中所提到的“绿色护照”。陶瓷企业要达到标准排放,才能通过ISO14001认证,ISO14001是国际通用和互认的一种权威认证,迎合了国际上绿色潮流。冲破这个国际绿色壁垒是陶瓷行业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陶瓷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的废渣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减少废品和废料排放,对废料进行综合治理,节省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实现陶瓷生产良性循环,实现陶瓷企业的绿色产品化,是每个陶瓷企业必须重视和处理好的一大课题。
回顾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所走过的道路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进入21世纪,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和外引内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要发展,必须坚持产品创新和科技创新,在产品开发和创新、新工艺和装备的开放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下大力气。
我要强调的是,应用型创新的主体永远是企业,不可能是高校,也不可能是研究机构,而且一定要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来做。中国的环境,光靠企业,没有政府的引导是不行的,是无序的。所以我们讲“官、产、学、研”,还有一个是“销”,或者“市”。你的东西再好,上不了市场,赚不到钱,也没用。
陶城报:具体到国内的建筑陶瓷,在产品和技术创新方面您有何评价?
俞康泰:我国建筑瓷砖的产品结构不合理,仍以中低档为主。能生产中低档产品的企业比比皆是,生产高档产品的企业屈指可数,就是高档的产品也大多是仿造的跟进的产品。究其原因就是企业缺乏科技创新和技术突破。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进步,那就是近几年来我国高档产品的比例逐年在增大,我国产品更新的步伐明显加快。相比之下,意大利、西班牙等国是以领先技术为依托去占领欧美日市场;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的企业则是在学习和观摩了这些新产品和领先技术后才跟进市场的,作为跟进技术的产品要取得领先技术的价格和市场份额是不可能的。
中国的建筑陶瓷行业经历了导入期、成长期、发展期,现在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中国的能源、资源、人才和市场是建筑陶瓷业可持续发展的依托,改革开放是中国建筑陶瓷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我认为中国建筑陶瓷工业的前景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