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窑自宋元时起,就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瓷为媒,漂洋过海,把优秀的中国陶瓷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达泉州港,在游记中提到“并知刺桐城附近有一别城,名称迪云州(音译为德化戴云),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在东南亚,精美实用的德化瓷改变了当地“多以葵叶为碗,不施匕筋,掬而食之”的生活习俗;在欧洲,德化瓷引发了当地的厨房革命,所生产的啤酒杯、碗等,堂而皇之替代了原有的金银厨具,甚至引发了当地仿制德化瓷的热潮;在非洲,基尔瓦岛的大清真寺遗址、苏丹墓地都出土过德化窑瓷,有些还被寺院镶嵌在庙宇建筑或墓柱上作装饰……洁白如玉、精巧雅致的德化白瓷被推为中国白瓷的代表,称之为“中国白”(Blancdechina)。
在大量销往海外的德化窑瓷中,有一部分是像何朝宗、林朝景、张寿山、林希宗、林孝宗、陈伟、苏学金等一代大师创作的瓷雕作品,这些瓷雕作品题材十分广泛,造型丰富,形象传神,以其高超的雕塑技艺、纯净莹润的釉色和典雅可爱的形体而著称于世,被誉为“国际瓷坛上的明珠”,在当时即是无价之宝,被视若拱璧。还有一部分为了适应外销的需要,满足顾客的喜好,德化瓷业吸收了外来的文化,对瓷器的造型、装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变革,设计创造出了符合审美特色、当地风俗习惯的外销瓷,传播甚广。像送子观音,就有点像基督教的圣母玛丽娅,“其需用量之大几乎达到惊人的程度”(上田恭辅《支那古陶瓷研究的手引》)。如今,在英国、法国、俄罗斯、立陶宛、罗马尼亚、匈牙利、瑞典、葡萄牙、荷兰等国都能窥见德化日用器、玩具瓷、宗教瓷等大量白瓷。
德化古瓷的外销,在中国制瓷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是,由于德化瓷大量的产品都是专供外销而特制的,在国内市场和博物馆很难见到,而在国外却大量发现。从遗存的实物看,来样加工古即有之,这类产品是根据客商的需要专门烧制的,都是专门为外国人定制的,极富异域风情。现特择几件介绍:
畅销东南亚的军持。军持,又称军持壶、净瓶,梵语作Knudika,是僧侣游方时随身携带的“十八物”之一,贮水以备饮用及净手等,是宋元时期专供外销的特殊器物之一。“军持”的产生和应用与佛教的传播有着紧密的联系。宋元时代德化窑大量生产军持,正是东南亚国家佛教思想早已形成开始转向崇奉回教的转折时期,对军持需用量急增,同时也是泉州港对外贸易鼎盛,陶瓷大量外销,中外文化、经济交流活跃的时刻。德化军持大多口呈喇叭状,长颈、鼓腹、长流、平底。胎质细坚,一般呈白色或灰白色。军持颈部无花纹或饰有弦纹,腹部装饰多种多样,如龙纹、莲瓣纹、蕉叶纹、直边纹、缠枝花纹、水波纹和云气纹等,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图1)
▲图1
独具特色的荷兰人像。欧洲最早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是葡萄牙人,但第一个与德化建立陶瓷贸易的却是荷兰人。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9年,根据欧洲人喜欢白色瓷和当时商贸条件,至17世纪中期荷兰商人把注意力转到了“中国白”(德化瓷),并且建立了良好的贸易关系。在德化外销瓷中,有不少陶瓷作品的题材表现了荷兰人的生活,他们骑着马、龙、麒麟、狮子等,戴着翘起帽檐的三角帽,脖子上系着领巾。英国博物馆收藏有以“狩猎”为主题的德化瓷塑,表现的正是荷兰人在打猎的情景。如图2为荷兰人骑龙小摆件,头戴翘起帽檐的三角帽的荷兰人骑在龙上,荷兰人身边还有一中空的小管,管的中部挖有一小口,吹之还能发出声响,极像少年儿童把玩的哨棒。龙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化身,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吉祥物,是中国人独有的吉祥物,这些姿态各异的瓷塑作品,堪称中西合璧的珍品。
▲图2
琳琅满目的小玩具。德化瓷除了出口大型的瓷塑外,还大量出口小型的瓷塑,这类产品多为模印小玩具,多为儿童玩具。这些儿童玩具大多有一个哨,吹气后可以发声,很容易吸引儿童们的注意力。这些小玩具有猴子、马、狮子、老虎等动物以及麒麟、龙等神话里的瑞兽,还有骑马、龙、狮子、麒麟等各种姿态的欧洲人,形象简练而有趣,十分讨人喜欢(如图3)。
▲图3
和蔼慈祥的圣诞老人。每年12月25日的圣诞节一个宗教节日,是基督徒纪念耶稣降生的节日,是欧洲国家最大最热闹的节日。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会都举行特殊的礼拜仪式,大家相聚一堂,交换礼物,互寄圣诞卡,吃火鸡大餐,布置精美的圣诞树,还有圣诞老人的礼物和祝福(如图4)。的圣诞老人就是清代德化窑专供外销而特制的,洁白雅致、温润如玉的瓷质,将圣诞老人和蔼可亲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浮想连连。
▲图4
宋元以来,德化瓷一直是“海上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贸易商品之一,德化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化平凡之土为高贵圣洁的陶瓷;德化人民以瓷为媒,架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经济贸易、友好往来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