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的一天中午,赤日炎炎,我们从德化县城出发前往九仙山。汽车一路向上攀升,到了半山腰,刚刚还艳阳高照的天空忽然变得昏暗起来,接着便是风雨交加,云雾茫茫,十几米外,什么也看不见,只有孤零零的汽车小心翼翼地盘旋着。
下午一点多,终于到了山顶。雨还在下,雾依然紧锁,无法出去溜达。没想到刚泡一壶茶,云消雾散,就像是帷幕拉开,现出了美景。但见青山叠翠,无边无际,近处为墨绿,中部因阳光的照射为浅绿,远处则为暗绿,都在我们的俯瞰之下,只有正面的一座大山,静静地对视着。
远处白云悠悠,迎面清风阵阵,呼吸着天地间纯之又纯的空气,有一种神仙般的快感。然而顷刻间山岚雾气不知从哪儿钻出来,纷纷扬扬,忽而细雨飘落,忽而狂风怒吼,但转眼间却又是晴空万里,一派锦绣山川。如此反复再三,差不多每四五分钟就来一次,真个是变幻莫测,气象万千,让人叹为观止。
从山顶上下来,我们先后游览了灵鹫寺和永安岩,这两处寺院都与唐朝和尚邹无比有关。前者是他坐禅所在地,因每天有大鹫对着他朝拜,故而称灵鹫寺;后者是他种荇菜之处,明代有人在这里建寺,因此也称荇菜岩。据传九仙山的名称与这个和尚也有瓜葛。说是邹无比坐禅时,因张果老等八仙在这里欢聚奏乐,吵了他,便将一尊形似张果老的石头雕成弥勒,群仙于是踏上仙台,飘然离去。后人可能是把弥勒佛也算一仙,便称这座山为九仙山。
九仙山还有许多胜迹,如“摩云洞”,是明代崇祯时的进士赖垓的读书处,如今石头上还留着“面壁”两字。但最让我感到兴趣的是建在灵鹫寺旁边的“虎橱”。那是古人捕虎的工具,它由条石构成一个疏而不漏的橱子,出猎时放一只猪作为诱惑物,老虎如若贪食,贸然进入橱里,猎人便迅速将橱门关闭,而头朝里的老虎在狭长的橱里难以倒退转身,只得乖乖就擒。这种抓捕方法,实在高明,颇似“请君入瓮”,因此过眼不忘。
夜里,我们在山上住了下来,已经在山上工作了37年的九仙山气象站站长老林为我们讲气象。他说,一年中,九仙山平均300天有雾,203天有8级以上大风,77天有雷。平时在地面看电闪雷鸣要抬起头看天,而在九仙山则要低头俯视,因为云层在主峰之下。
而且电闪与雷鸣没有时间差,几乎是一起到来。这里夏天最高气温一般在27摄氏度左右,去年达到29摄氏度,冬天最低可到零下13摄氏度。下雪时有雾凇,景色美不胜收。其实,九仙山夏天的夜晚,还需要盖被子,我们甚至把电热毯铺上,才安然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