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上的任何一家商铺都像一家民间陶瓷博物馆。
4月,台湾的春季,小雨下下停停,绵延很久。
一个飘着细细雨丝的上午,我从台北火车站出发,乘台铁一路南下,经万华、板桥、树林,到达莺歌。
莺歌位于台北县的西端,因北面山脉斜坡有一颗如鹦巨石——“鹦哥石”而得名。莺歌几乎是每一位大陆游客来台的必游之地,它的名气在于陶瓷,这里有“台湾的景德镇”之称。
到莺歌,一定要到陶瓷老街上走一走。这里据说是莺歌陶瓷的发源地。相传,清嘉庆年间,来自福建泉州的吴岸等人开始在此制陶,因为当地盛产塑陶的土壤,加上附近山林广阔,有足够的柴薪供烧窑所需,故而迅速汇集了大量民众定居,制陶业也由此开始。
走在热带树木成林的陶瓷老街上,似乎哪里都能成为旅途的终点。小至精巧花器、古色配饰,大至写意雕塑,无论是手工作坊,还是专门出售器品的现代化商店,都更像是一个小型的博物馆。随便走进一家,也够把玩半晌。而且,买不买没关系,只要走进去一定都能听到一段长长的有关陶瓷的故事。即便是卖面线的阿婆,也会借客人歇脚用餐的间隙,美美地炫耀一下自己博物架上的陶瓷收藏。
老街边上,有一家“富贵陶园”的展览馆,陈设的是台湾本土陶瓷艺术家的作品,件件精美无比。陶园的主人有一个创意,除了展示作品,另外创办了一家餐厅。餐厅里使用的各种餐盘都是陶艺作家的作品,人们到这里既可以享用美食,也可以了解陶瓷艺术,一举两得。
餐厅的创意来源于陶园主人的一个愿望。他希望让人们了解到的艺术并非都是高高在上的,并不是与生活有距离的。商朝的餐盘是现在的宝贝,现在的餐盘也会成为以后的宝贝,因为它们都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工艺,包含了一个时代的智慧。
发现来客兴致盎然,陶园的工作人员叶小姐主动上前交谈。她是莺歌本地人,学的是陶艺专业。她说在莺歌像她这样一辈子跟陶瓷打交道的人太多太多。“老一代人想的是怎样传承,年轻一代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增加创意。如果你在老街上看到酷酷的‘90后’的年轻人,开起了手工作坊,不要吃惊喔,那才是莺歌陶瓷生命力的所在。”
到莺歌,还有一个地方不能不去。莺歌陶瓷博物馆里,没有通常博物馆的严肃和冰冷。在儿童体验区,一群群的孩子手上还沾着新鲜的泥土,捧着自己做的歪歪扭扭的瓶瓶罐罐,却是满脸的兴奋。还有轮椅上的老人,在主题为“玩”的陶艺展区,或是彩色的陀螺、或是卷着裤管摸鱼的孩童的陶塑作品,都唤回了他们一段甜蜜的记忆。
古老的碗碟、现代的抽象艺术,行走在博物馆里,有如穿越时空。在一尊表现孩子欢笑的陶塑前,我和一位50岁上下的女士同时惊叹:好美呀!听见对方的声音,相视而笑。这位女士说,她几乎每周都要来博物馆,她总能感受到这种不期而遇的惊喜。的确,生命里的一颦一笑如此动人,又是如此转瞬即逝。所以,当我们在陶瓷作品上突然找寻到那熟悉又久违的一幕,感动不言而喻。
走在博物馆一楼的阶梯上,看着巨大玻璃折射的色彩,忽然想到博物馆前面的条幅上写的几个字:“当泥土与火焰相逢”。当泥土与火焰初次相逢的时候,莺歌先民或许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经过火焰淬炼的泥土给莺歌人带来的除了谋生的手段,还有梦想和已经与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对艺术的感悟。
如今,莺歌的人们还在泥土与火焰的相逢中,延续着他们的梦想,也用这种梦想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外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