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馆名称: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北国春秋》历史展厅
■藏馆地址: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新闻楼
■开馆时间:2007年10月29日
■藏馆特色:兼具收藏、研究、教学和学生实践的展厅
■镇馆之宝:辽代白釉穿带瓶
漫步在博物馆中,总有一种恍若隔世的陌生感,仿佛上一秒还是互联网3G时代,下一秒就跌入时光隧道,来到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前的时空。然而陌生之中,却总能寻到亲切的事物、相通的情感。前人经历的事情和体验,通过一件件展品、一个个说明,总能引起我的共鸣。
这次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北国春秋》展厅里,我又找到了这种陌生之中的亲切感。这个展览是与北方民族相关的八个不同的专题,让我们从中看到中国古代的民族团结、中原与北疆的密切关系及北方人民对历史的贡献。身为一个北方人,对于游牧生活的向往,是不可避免的。
看着博物馆专家们从内蒙等地征集上来的民族器物、工艺品,北方民族生活和征战的场景在脑海中不停地掠过:在辽远广袤的中华北国大地,横跨西北、华北、东北三大自然地理单元。这一区域,从东侧的大兴安岭南端向西,燕山连绵,阴山横亘,跨过贺兰山,穿越辽阔的阿拉善戈壁,再向西就是雄浑的阿尔泰山和天山。这条山系正是气候变化以及农耕经济和畜牧业经济的分界线,而我国北方的历代长城也基本分布在这条山系的南北。因此,这里自古就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往来征战、交互融合的舞台。
随着脑海中的影像,我沉浸在热血奔腾的情绪中,仿佛自己也策马扬鞭,绝尘而去……
■镇馆之宝——辽代白釉穿带瓶
当中原进入“五代十国”,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之时,中国北方的长城内外也相继兴起了由契丹建立的“大辽”、女真族建立的“大金”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政权。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大量吸纳中原文明,极大地推动了北方地区封建社会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他们独树一帜的民族文化,也如夏花般绚烂绽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
穿带瓶是契丹人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生活器皿。契丹人有着“行营四处即为家”的生活习俗,即使在建国后,契丹贵族也仍然保持着先人在游牧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居处无常,四时转徙。穿带瓶正是契丹人为适应这种生活方式而创造出来的。使用的时候将皮质绳条由底部从两侧竖穿过穿带,这样就便于马上携带或挂系在居住的穹庐大帐的哈那(墙壁)上,既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也便于置放;而细颈除了易于把持外,还可以使瓶内的液体在驭马或驾车远行时也不会洒出外溢,因此特别适合存放易挥发的酒类等。
人大博物馆中的这件穿带瓶,造型为侈口,细长颈,宽肩,圆腹弧收,圈足略外撇。在肩、腹部两侧各有一横桥形穿带钮,之间为带槽,肩部饰有三道凹弦纹。通体施白釉,胎体洁白致密,釉色温润细腻。这件器物造型端正优美,整体线条圆润流畅,应是辽代上层社会的日常生活用品。
辽瓷是我国古代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是辽代在继承唐朝的传统技术,吸收五代和北宋中原地区新工艺基础上又发展创新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陶瓷,这件白釉穿带瓶是辽代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自然也成为“北国春秋”展厅中的镇馆之宝。
■红山文化时期玉人像
红山文化距今约5000-6500年,是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红山文化手工业发达,其中以治玉工艺最为发达,玉器的制作多为磨制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莹明亮,极具神韵,发展中具备了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特点。
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因此,红山文化中的玉器,往往体现出对女性的崇拜。“北国春秋”展馆内的这个玉人像,是用乳白色玉石雕琢而成,整体呈纺锤形,头部椭圆,面部轮廓为方圆形,琢磨两个圆孔为目,双目之下有一较小圆孔为口。肩部圆润,两臂下垂贴于身体两侧,肩以下减收至足,胸部饱满,腹部隆起,是一位孕妇的形象。玉人像下半身还以简练的阴刻线条勾勒出双腿及足部。玉人像线条流畅,琢磨细致,展现了高超的玉雕技艺,整体风格含蓄拙朴,线条简练却刻画传神,为新玉器时代红山文化典型玉器,体现了原始先民的女性崇拜及原始宗教思想。
■红山文化时期穿孔石蛙
石蛙的出土地赤峰是红山文化最为典型的地区,红山文化以存在大型祭祀性遗址“积石冢”和“女神庙”以及彩塑的大型女神像而闻名遐迩,社会形态的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中国原始社会时期就有蛙崇拜,青蛙是繁衍不息的象征,“蛙”跟“娃”以及女娲的“娲”同音,所以青蛙应该代表着对生命延续的美好期盼。这与红山文化的女性生殖崇拜不谋而合。
石蛙质地灰黑,所选石料坚硬致密,形态上如同一只健硕的青蛙,头部为椭圆形,双眼稍鼓出,两前腿弯曲,两后腿收拢,似一只驻足或正在休息中的青蛙。在蛙的腹部中心有一圆形穿孔,直径约2厘米。推测此石蛙可能是用于佩戴的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