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不愿把他的个人经验、技术变成一种公司的资产,有经验的管理者不愿意将其管理方法文字化。为了维护既得的利益,他们不希望企业管理走上一条规范化、标准化道路。
嘉宾:
曾伟:中山大学中外管理研究中心教授、著名中小企业管理专家、国内首部私企老板管理专著《老板的革命》一书作者
王刚:广州欧博管理研究所所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座教授、资深企业管理专家
方明瑞:广州某投资公司总裁
利益驱动是变革的最大阻力
记者: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中小企业的管理难点在哪里?”这个话题很现实。曾教授,你为何突然间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
曾伟:我们多年来在与中小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经常碰到的一个头痛但又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在中小企业的咨询中,我们经常遇到懂管理却不把管理工作做好,或明明知道工作应该怎么做却不按正确方法去做,说到底不是不懂而是不愿意。
记者:这么奇怪?
曾伟:我们发现这种现象与我们目前对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的普遍看法是冲突的。而实际上在跟中小企业接触,了解其真实情况后,才知道中小企业管理问题更多的不是一种知识、专业的问题,而是一种心态问题。
有时我们去中小企业做有关管理变革的培训,做了四五个月,道理讲了一大堆,这些原来他们都懂,但就是不按常理去做。
记者: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曾伟:我们觉得其根源来自利益的驱动。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为了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不希望企业管理走上一条规范化、标准化道路。
记者:为什么?
曾伟:因为这会触及管理者的个人私利。以标准化为例,在很多企业,“企业指导书”这样一种行之有效的车间的简单管理技术,在很多企业就是推行不起来,或推动起来了也是流于形式,没什么价值。其根本原因就是员工不愿把他的个人经验、技术变成一种公司的资产,这包括很多有经验的管理者不愿意将其管理方法文字化,不愿意将它形成公司的一种管理制度。
还有一些管理人员不赞成对工作的绩效定指标、定数据的量化管理,也是因为他们不愿失去自我做主的权力。
记者:方总,这些情况在你们企业多不多?
方明瑞:在进行企业变革时,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掌握核心技术的员工。
记者:曾教授,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曾伟:这说明中小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或引入管理技术最大的阻力是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为了维护个人利益而进行的一种抵抗,不是一种知识的缺失,也不是教与学就能解决的问题。说到底这是一种博弈的过程,也就是说管理是一种博弈,管理是一种平衡。
员工利益的保障是绩效考核
记者:那么,如何才能保障员工的利益呢?
曾伟:员工利益的保障问题有三种方式,一是靠他们跟老板的情感与信任来保证他们的利益,这是最原始的利益保障机制,很多中小企业都实施过这样的保障机制。但这种机制的弊端很明显,主要是员工没有压力、没有责任感,管理水平很低,效率也很低;其次,员工的利益靠积极的博弈来保证。这种保障机制对员工、对管理人员有一定的压力,但破坏性很大;三是靠自己的绩效,个人利益来源于个人的工作绩效。因此,最终企业要达到合理的状态,就要建立一套机制,也就是绩效考核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甩开老板与员工情感的胶结状态,才能摆脱员工对老板的情感依赖。
包容是终结博弈的最好办法
记者:曾教授,你刚才谈到管理是一种博弈,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曾伟:它告诉我们,中小企业老板要正视博弈这种现实,并且要以一种博弈的心态来解决管理问题,不要把管理仅仅理解成一种知与不知的问题。这是我们对管理问题比较深层次的一种认识,也把很多中小企业管理的困境揭示了出来,但答案没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