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China ceramic
网兴旗下网站: 中华陶瓷网  中国瓷都德化网  德化陶瓷商城  网兴网络
中华陶瓷网——德化陶瓷频道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搜索 文化 德化瓷
 首页 展会 人才 商城 图库 电子杂志 陶瓷技术 行业百科 营销管理 名家名瓷 论坛
频道首页 历史文化 名家名瓷 最新动态 德 化 窑 名瓷展会 德化瓷誉
瓷博物馆 陶瓷邮票 陶瓷著作 陶瓷教育 陶瓷旅游 收藏鉴赏 德化概况
历代陶艺名家:
苏学金 何朝宗 颜俊高
何朝宗
现代陶艺名家:
杨剑民 于仰贤 陈仁海
陆斌 何炳钦 田鸿喜
曹春生 陈敏 郭国基
德化陶瓷企业
 

发布:2010-8-16 10:03:53  来源: 《海峡文化遗产》 [字体: ]

德化象牙白 鹤鹿老人坐像 17世纪早期(德化许回成先生藏 黄忠杰摄)

  在德化瓷烧制技艺发展的历长河中,闪烁着无数不为人所知的能工巧匠。他们为德化窑火呕心沥血,建功立业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记忆中的传统烧制技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有的技艺已面目全非,连史料记述和幸存的实物中都找不到它们的影子,但是,他们以实际的存在实现了自我创新的诺言。

  瓷的出现是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改善自我生活条件、创造美好生活的产物。陶瓷生产经过前期的地下取土、瓷泥加工、造型、制坯、装饰、施釉之后,器物就等待入炉烧成——“化土为金”。本文就德化窑炉、装窑、烧窑。出窑和包装等工艺流程来介绍德化窑瓷的烧成记忆。

  窑炉

紧张忙碌的窑工

  窑炉是瓷泥坯胎烧成瓷器的设施。窑炉这种烧瓷设施的结构随着年代的不同和筑窑师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德化自商周时期开始使用窑炉烧制瓷器,历代筑窑无数,但因年代久远多数因坍塌而掩埋地下,有的受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破坏而消失。现在还能看到的保留完好的古代窑炉,只是极少数清末、民国时期修筑或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修筑的窑炉。为了弄清楚德化窑烧瓷窑炉的结构特征,一代一代的考古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史料的调查、野外窑址的考古发掘、现存窑炉的使用对比研究,使德化窑窑炉的结构浮出了水面。

  古代,德化窑烧瓷窑炉以龙窑为基本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一定的改进、发展。龙窑始于何时,商周时期的寮田尖山窑址虽有发现窑炉的断面,但因没有正式进行考古发掘而无法定论。下面就考古发掘和现存的几种典型的窑炉结构分别介绍如下:

  l、龙窑

  龙窑,俗称蛇目窑,是德化窑古代烧制瓷器的主要窑炉。龙窑依山势斜坡而建,从下往上看,形状似一条从天而降的飞龙。一般长度在20~60米左右,窑床所选的斜坡坡度在10~28度之间,由窑头、窑室、窑尾三部分组成。窑头有火膛、灰坑。窑室分若干节(方言称“目”),每一节两侧设有窑门,便于装、出炉时作为通道。在每一节的窑门旁筑有护墙,在护墙上设有投柴孔和火眼,投柴孔用于投柴加温,火眼用于放置温标或火照,以观察是否停火。窑尾设有挡火墙,挡火墙底有一排通烟孔,通烟孔通到烟火巷(俗称烟囱)。烟囱一般高3米,进深0.4米,宽度与窑室基本一致。砌筑时,窑底与山坡一样,呈斜坡状,窑顶砌筑拱顶,以目为单元,每目两侧有对称的窑门,窑门旁砌筑有护窑墙。烧炉时,利用前低、后高的高度差,使火焰自然上升,不断向后、向上传递,在热浪上升过程中充分利用余热。

  德化龙窑始建于唐末五代。初建时,窑炉窄、短,长度约在20米左右。北宋,龙窑窑身开始向宽、向长发展,长度比唐末五代有所增加,约在30米左右。南宋,为满足市场需求,窑体加宽,窑身加长,窑底铺沙。这一时期,窑身坡度较小,在10~18度之间。这种窑炉,适应性能好,明清时期仍被继续选用。

  1976年6月9日至7月16日②,在德化盖德乡碗坪仑窑发掘出土的两座窑基,分别编号为Y1和Y2。Y2为下层,被Y1叠压,年代为北宋时期,是德化已发现的使用最早的龙窑。

  考古发掘的情况:Y1依山坡而建,窑头和窑尾已被破坏。窑室残长12米,宽2.6~2.8米,残高0.15~0.25米,顶部坍塌。窑底坡度约10度。窑墙为长方形砖砌成,窑壁表面有一层“窑汗”的烧结面。西壁有窑门5处,窑门宽0.4~0.55米,窑门与窑门之间的距离为l.90米。Y2的窑头近似半椭圆形,窑身顶部坍塌,火腔及火膛壁保存尚好。窑室残长3.7米,宽l.4米,残高约0.7米,方向129度,窑底呈10度倾斜。出土窑头和窑室的一部分,其中窑头的火膛、火口、通火孔保存完好。

  龙窑,结构合理,容量大,升温快,窑腔内温度较均匀,成品率较高,败窑少,操作简易。

窑内装好的匣钵柱

  2、分室龙窑

  分室龙窑,又称“鸡笼窑”③,是在龙窑的基础上,体量增大,窑室隔间,分室不分级,每一窑室单独券顶。窑底与龙窑同,呈斜面。主要结构有窑头、窑室、窑尾三部分。窑头有火膛,窑室两侧有护墙,方言俗称“窑乳”。

  1976年4月至10月,发掘出土的屈斗宫窑是宋末、元代使用的“鸡笼窑”的代表。该窑依山而建,南北走向,南低北高,坡度在12~20度之间。发掘出土的窑基全长57.1米,宽1.4~2.95米,分17间窑室。窑头、火膛、窑床保存完好。从窑基现存的构造看,窑体宽大,火膛狭小。

  废窑残存14个窑门,其中有11个开在东边,3个开在西边。窑室底部呈斜面,有分间,不分级。窑底铺石英细砂,然后上面放置匣钵垫或托座。

  分室龙窑每一窑室单独券顶,因整条窑炉外观造型一个券顶接一个券顶,像一个个鸡笼排在一起,“鸡笼窑”由此得名。从屈斗宫考古发掘出土的窑基看,分室龙窑窑体宽大,火膛狭小,窑室之间设有隔墙,墙下有通火孔,窑底两边有通火道,是典型的倒焰窑结构。

  3、阶级窑

  阶级窑,又称大窑④,始建于明末清初。窑炉依山坡而建,坡度一般在10~15度左右,采用当地的专用窑砖砌筑。阶级窑一般由3~9个窑室组成,窑底平,后间窑室比前间稍高,形成一级一级的台阶,而被称为阶级窑。阶级窑的窑业技术在明清时期已传入东洋,日本明清时期建造的烧瓷窑炉与德化的阶级窑相似,故东洋称之为“串窑的始祖”⑤。窑炉的窑室一间比一间大,窑头为横排的燃烧室,每间隔墙下有通火孔,通火孔后为窑室的燃烧沟。主要结构有窑头、燃烧室、窑室、通火孔、燃烧沟、窑门、护窑墙、投柴口等。窑门在两侧窑墙上开设,窑门旁有投柴口和温标观察孔。燃料以松木、松枝、杂木为主。

  阶级窑的体量、大小、形状、结构、间数等方面在不同的时期有所差异。明末,后所村的一座阶级窑有9间;而清初的康熙年间,三班的梅岭村有24座瓷窑,最大的也是9间大窑。清代,德化城关附近的乐陶村是一个瓷业大村,所用的烧瓷窑炉也以阶级窑为主。
  
  装窑

  装窑是将成型施釉后的瓷坯装人窑炉各烧。瓷坯有大有小,有简单有复杂,如何将窑炉装满瓷坯是装窑匠师思考的问题。从考古出土的资料信息和现代装窑的工艺观察,在装窑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辅助工具,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窑具。窑具具有隔离器物、调节平稳度、整合不同器型占有空间等作用,是装窑必不可少的辅助用具。装窑是一种劳动的过程,装窑的好坏直接影响瓷器烧制的成品率。

  1、窑具

  从考古资料和现代的实物质地看,窑具主要有垫具、匣钵和耐火材料。

  (1)垫具

  垫具由黏土、瓷泥和耐火材料烧制而成,主要有支钉、支垫、支圈、垫托、托盘、垫柱、垫圈、垫饼、圆筒形垫柱、三脚垫饼、支柱等。

  支钉:材质有黏土、陶土和瓷土,造型有方块形、三角形、圆锥形等。装烧时,用于隔离器物重叠的窑具。唐五代时期使用方块支钉,宋元时期使用三角形支钉,明、清时期多使用圆锥形支钉。


  支垫:质地多为黏土,圆形,上平,下依窑底斜坡状况面修成斜形,大小不一。用于调整龙窑窑底的斜坡面,支垫上放置底钵或直接叠压器物。从考古资料上看支垫始用于唐五代时期。

  垫柱:陶质,或瓷质,轮制圆柱状,大小高低不一。主要用于装烧时顶托器物。

  垫圈:泥质或瓷质,手工捏成,圆形或椭圆形,用于垫高器物的底部,减少支撑点的高温受力。宋代开始使用。

  支圈:粗泥,或白瓷质地,圆形,外直壁,内呈弧形,上部呈斜平。与底钵相接的支圈,呈锯齿状。用于复烧时芒口的处理,起到隔间器物的作用。北宋开始使用,南宋支圈有白瓷质,元代支圈较精细、矮小。

  垫饼:砂泥质,或瓷质。圆形或不规则,饼面平,饼底微凹。用于承托器物的垫具,起隔离器物和防高温引起器底收缩变形的作用。北宋开始使用,南宋有白瓷质或黄砂质,明清时期为粗泥质,现代龙窑和阶级窑仍继续使用。

  托座:粗泥质,圆柱状,轮制,束腰,上平,底空心,底有时依龙窑的斜坡底而成斜切状。始用于唐代,宋元时期器型精小,明代以后少见。主要用来调节龙窑斜坡窑底的平衡面,稳定装烧器物。

  底钵:又称墭头。陶质,或粗泥质。宋元时期为盘状,厚平唇,口微敛,直颈收腹,平底,上接支圈。南宋时又出现一种底钵为筒形。明清时期底钵与使用的匣钵一样,只是底钵装窑后一直用到坏,不用一窑一换。现代装烧时少用。

  温标:又称火照、火标、照子等,瓷质,形状不一,有方有圆。取同批瓷泥制成的坯胎的一小块,中间挖一小圆孔,以便高温下钩进、钩出,观察火候。

  (2)匣钵

  匣钵在德化方言中称为“墟”、“墙模”或“瓷墭”,以黏土为材料,粗泥质,轮制成型,圆形,大小不一。根据形状不同可分为伞状钵、平底钵、凸底钵和M形钵。

  伞状钵:粗泥质,撇口,斜腹,小圆平底。始用于北宋,使用时,口和腹部放置器物,小圆底放置垫柱,一钵一柱往上装窑。

  平底钵:粗泥质,圆形,直腹,平底。始用于元代,使用时,钵内装器物,一钵一钵往上叠。

  凸底钵:粗泥质,圆形,直腹。凸底,高低、大小不一。始用于南宋,使用时,一般为一钵装一器,一钵一钵往上叠。

  M形钵:粗泥质,圆形,外直腹,圈底,内斜腹,小平底。始用于元代,使用时,一般为一钵装一器,一钵一钵往上叠。

  2、耐火材料

  耐火材料是窑炉营造和窑内用具制作的用材。主要有黏土、粗瓷土砂、红壤、等。

  德化窑炉始建于商周时期,当时并没有耐火材料的概念,窑工只在山坡上取土打制、垒建小窑。唐五代开始使用黏土、红土、田土、瓷砂等粗泥制作窑砖,而后砌筑窑炉。宋元明清直至20世纪80年代一直沿用唐五代的做法,采用土质做窑业的耐火材料,主要有红土砖、黏土砖、粗陶窑具等。

窑工在装窑

  装窑

  装窑是窑工在坯胎制作、凉干、施釉后,将器坯一件一件地装入烧成窑炉中以供备烧的一道工序。古代龙窑的装窑是窑工采用不同窑具将器物装入窑中,装好一窑所需的时间,依窑炉大小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在7~15个工作日,如装窑匠师增多.可节约一定的时间。装窑时,按照器物造型和采用窑具的不同可分为叠装、对口装、匣钵装、支圈装、垫圈装、垫饼装、套装等。

  叠装:是采用匣钵,或支钉、支圈、支柱等窑具将器物一件一件地在窑炉中往上叠装。唐五代是在碗等器物内用支钉垫底,每一器物的圈足压于支钉上叠装,宋元时期采用支圈或匣钵叠装,明清时期主要用匣钵叠装,现代主要用碳化硅支柱和碳化硅板层层叠装。

  套装:小器物套大器物。大器物的内底不上釉,小器物的外足底不上釉。将小器物的外底套在大器物的内底,由大到小。套烧数量的多少,视大器物尺寸的大小而定,一般为3~5个。

  对口装:两件尺寸相同的器物口不上釉,在装窑时口对口扣好,下面的足底放在匣钵或支座上。

  匣钵装:将器物的坯胎装入匣钵,匣钵可从窑底装到窑顶。这样装烧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装满窑,充分利用窑内有限的空间;二是匣钵一个叠一个,可防止烧窑时落窑渣,保护匣钵内的气氛平稳,提高器物的烧成率。

  支圈装:器物口沿不上釉,口沿倒扣在支圈或支圈的凹槽内,足底朝天,一件器物一个支圈,往上叠装。

  垫圈装:在上釉的器物内底放上三支点或五支点不等的垫圈,上一器底放在垫圈上,如此往上叠。

  垫饼装:器底放在同一瓷泥手制的垫饼上,常在大器物上使用,目的是确保大器物在高温下同步收缩,一般用于匣钵内或支座上。

  正装:器物口沿上釉、圈足不上釉,口向上正放人匣钵中,一般为一钵装一器。

  匣钵在传统的装窑工序中是非常重要的。匣钵。有新有旧,有好有坏,窑内每一柱匣钵的底部要装几个以前烧过的完好的熟匣钵,新匣钵装在上部。破损匣钵一般不用,要用需在修补后放在上部。匣钵口通常分有硬口和软口,即一边高,一边低。高的一边为硬口,低的一边为软口。匣钵在窑内装成柱时,硬口和软口要转动调整,对正装直。烧过一两次的匣钵与多次烧成的匣钵大小不一样,装窑时要加以选择,调整顺序。

  如果一窑中装有几种价值的产品,价值较低的产品装在窑头(俗称“冷目”)或每柱底部的匣钵;价值较高的产品,一般要装在位置较好的窑位,即窑主体的空间。

  装匣钵时,匣钵内底要刷干净,擦上泥釉浆,撒上一层谷壳灰,以防止干燥的钵底破裂。在窑内匣钵叠压时,在匣钵口刷上一层湿谷壳灰浆,以防止钵体黏结。

  装窑时,匣钵内的垫饼要压平,坯胎要放平、放正。匣钵与器物不能相碰,避免高温下相互黏结。每一窑室,即称为“窑目”,在窑内要安排好匣钵柱的位置,柱与柱之间要留有空隙。一般柱与柱之间要留2~4厘米,与两边窑墙的距离在15~20厘米之间,与窑顶壁的距离约10一15厘米。每一窑室(即“窑目”)的前部应留有投柴沟,投柴沟一般宽20厘米。

  装窑对,匣钵下部要装正,上部逐渐向中心稍微倾斜。若l间窑室装5排7柱,那么第三排要装直。第一排向后斜靠3厘米,第二排向后斜靠2厘米,第三排装直不动,第四排向前斜靠2厘米,第五排向前靠l厘米。为保护高温下的稳定,各柱前后左右留有的隙缝要均匀,不稳的匣钵柱要用碎匣钵片塞紧。

  烧成

  烧成,俗称“烧窑”,是化土为金的重要环节。在装窑完成后要用窑砖和泥土浆把各个窑门封堵起来,即封窑,封窑要把所有的窑门、投柴孔、温标观察孔都封好。封窑后可挑选好时辰点火烧窑,点火前要依据窑炉结构的不同而确定烧窑的燃料。德化窑烧制使用的燃料,受窑炉创新的影响而有所改进,燃料主要有柴、松枝、山芒等。

  德化传统的窑炉按烧成气氛的不同可分为还原焰和氧化焰烧成两种。根据考古资料分析,唐、宋至元代中晚期,多数窑炉采用还原焰烧成;元末以后,大量出现氧化焰烧成。

  龙窑烧窑点火前,窑主需先举行仪式祭祀土地公和窑坊公,土地公和窑坊公的神位一般在窑头的左边。烧窑起火时间一般是晚上12点,点火前窑主把准备好的猪头肉或三牲以及菜碗、水果、糕点、香、烛、纸钱等摆放在神位前,先点亮一对蜡烛,蜡烛放在神位前两侧,而后点香。香点起后窑主呼请神灵前来享用这些备好的食物,5分钟或10分钟后开始烧纸钱,纸钱点燃后扔进窑头火膛点火,干柴遇火开始燃烧。这就是烧窑点火前的祭祀仪式,这种仪式一直沿续至今。仪式结束后,窑头火膛开始燃烧,火焰平缓,这时窑主和守夜烧窑师傅便可休息一下,品尝土地公、窑坊公祭祀仪式留下的供品,吃点猪头肉,喝点小酒,等待明日加火、升温时刻的到来。

  窑头经过七八个小时的预热,到了第二天早晨的六七点,窑主雇的六七个烧窑师傅到位,每窑的烧窑师傅中至少要有2至3名经验丰富的师傅,以便升温时把握火候,防止超温塌窑。烧窑师傅全部到位后,开始加柴,大火燃起,窑温即刻开始升高,约经3至4小时,前7间窑室微红,即已达到控制的温度。经观察孔勾出温标(俗称“照子”)观察,确认后,窑头停止加柴,只投点细柴烧小火,并开始打开第一窑室的投柴口,从第一窑室的投柴口投柴加大火力,至第8间窑室到达温度后,第一窑室停火,移烧第二间窑室,以此类推。整个烧窑升温过程约需15个小时,加上窑头点火预热的时间,一窑烧成约需24小时。烧窑过程中,不允许冷空气进入窑室,以防止器物接触冷空气而产生突然爆裂,所以在逐节往上烧时,窑头要不断添加松枝烧小火,以保护温度。一窑烧成时间一般约需24小时,即从前一天的12时到第二天的l0时或12时。秋冬,窑内干燥,水分少,烧成时间约需22小时;春夏,窑内潮湿,水分较多,烧成时间约需30个小时。烧窑所用时间主要视燃料的干湿度而定。燃料干,火力大,升温快,烧成时间短;燃料湿度大,则反之。烧窑停火结束后,窑炉和窑内瓷器的冷却时间大约需3天,即停火3天后方可开窑出瓷。

  2009年3月,笔者到三班镇蔡径村的新“月记”窑实地进行烧窑考古调查,采集传统烧窑全过程的资料。新“月记”窑是一座龙窑,依山坡而建,长度约50米,窑内没有隔墙,从头到尾分33目,每目左、右各开一个对称的投柴孔。

  此次调查,点火时间是在下午的4时许,烧窑点火从“虎柜”(即窑头)开始点火后窑头要加柴烧4个小时的小火,接下来烧2个小时的大火,这样窑头即可达到烧成的火候。用铁钩钩出第一目窑内的温标(即火照)确认后,开始往后,从窑炉两侧第一蛇目(即烧火孔)投柴烧窑,此时窑头仍需加柴烧小火。往第一蛇目加柴烧1个小时后,用铁钩钩出第二目窑内的温标(即火照)确认后,再往第二蛇目(即烧火孔)投柴烧窑,往后以此类推,一目烧1个小时,前十目每一目要烧1个小时,烧第十目以后,整座窑炉的温度升高,每目只需25分钟就到烧成火候。

  大火烧3目,第四目开始投柴烧大火时,第一目两侧的投柴口要有烧窑工不时地往里投少量的木柴烧小火,并用铁条对烧过积压的木炭进行“拖脚”(即挑灰),一直到“匣钵脚”(即底钵)达到烧成火候为止,往后以此类推。观测烧成火候全靠烧窑工匠的经验掌握,凭肉眼观测。停火由主烧工头决定,一般是看到窑内一支一支的匣钵柱从顶部到底部透红清白,主烧工头判断已达到烧成火候时,即通知负责“拖脚”的窑工停火,往后过一目烧,以此类推。

  整条窑炉烧成的时间受季节和木柴燃料干湿的影响。秋冬烧至第八目窑头即可停火,春夏则要烧至第九目才停火。每次烧成的时间和木柴燃料用量都不同定,依实际情况而定。

  此次烧窑自下午4时许开始点火,到次日下午7时许最后一目窑室停火,全过程约用28个小时。

  烧窑技术的每一道工序和步骤是烧窑工匠的经验积累,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木柴干湿、火力强弱的变化、季节、点火时间、工匠的熟练程度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一座80米长的龙窑或阶级窑,烧一次窑需耗500担(约25吨1的木柴。一窑可烧400多担瓷器,如按中等壶和粉盒计算,一窑可烧制中等壶10000多个,粉盒20000多个。

  阶级窑的烧成与龙窑基本相同,点火前同样是要举行传统的窑神祭祀仪式。有所差别的是阶级窑的窑头成排状,点火时要先把窑头火柜(俗称“虎柜”)点燃,然后向火柜内的燃火道投柴加热,窑尾砌筑挡火屏及烟窗排气、排烟。烧窑师傅在加柴升温过程中主要依靠平时积累的经验知识,按照各个阶段火候要求的不同,可分为预热、大火、中火、小火等几个节点,并按这几个节点的要求来控制火候。

  出瓷、选瓷、包装

  龙窑、阶级窑烧成后,经过2至3天的冷却,便可把各窑门、投柴孔、温标观察孔打开,让它们再进行一次深层的冷却,深层冷却时间约需2天。烧成窑炉和器物完全冷下来后,窑工便可进窑室内出窑。出窑时,需先从窑门四周的匣钵开始,而后将投柴沟后的一排匣钵柱出窑。出窑时,匣钵的出窑程序一般是由上向下取。出窑过程中双手要相互配合好,以防止旧匣钵破裂导致器物损坏。

  匣钵出窑先把顶层的匣钵盖拿开,而后取出匣钵内的成品瓷器,装入内有稻草的竹筐内。一座20间窑窒的龙窑或阶级窑出窑时间一般在5-7天左右。出窑完成后,把所有装筐的瓷器集中到选瓷室,交由选瓷技术人员评选,并定出级别。

  选瓷技术人员一般是瓷厂、作坊中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宋元时期,德化瓷开始外销,选瓷的行当开始出现,因为外销贸易中需要选出瓷器的好坏,定出等级。好的优等品选好后,送到对外贸易的地方进行交易;差的等外品在当地销售;残的废品一般扔到窑炉四周的空旷地,形成我们现在在古窑址旁看到的堆积层。明清时期,日用瓷分为甲、乙、丙、丁、次五个等级。民国时期,仍沿用明清时期的等次评定方法。

  选瓷把成品按照质量好坏分成若干等级,这种质量分级标准,对于德化瓷在市场上的稳定销售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出窑的成品经过选瓷定级,好的瓷器便可以进人市场销售,要从窑场进入市场就得考虑怎么样把这些东西包装好。本节主要来讨论德化窑瓷器的包装。

  从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的考古资料上看,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德化窑陶瓷的包装主要是用稻草、竹篾、枝藤等为材料,尚未发现有其他的用材。因此,古代的包装没有太多的讲究,方法十分简单。

  稻草的包装方法是把单季高秆的稻草脱去叶片,用麻线把草秆的头扎紧,而后草秆头向上,草秆向四周摊开,把碗、盘等同类器物倒扣在草秆头上,一块块叠装,视器物大小不同分别以10块、20块、30块、40块、50块等为一柱,然后再把稻节往碗沿包上,将草尾捆紧,有时加3-5根竹篾片与稻草一起捆绑加固。这种包装方法古代德化的多数窑场均有采用过。

  竹篾笼的包装方法是在竹篾笼的底部先铺上一层稻草,然后把碗等其他器物一块块地套紧倒放,往上一层碗套一层稻草。装满后,盖上一层稻草,然后盖上竹篾盖子,并加几片竹篾片加固,最后用大铁针穿备好麻绳,把竹篾盖与竹笼绑紧。罐、瓶、汤匙、酒盅、茶壶、茶杯等包装步骤也一样。瓶类、茶壶等装笼包装时,要先用稻草分别扎紧后才装进竹笼。

  对于易破损的雕塑工艺品的包装,如明代的何朝宗作品,要先把粗纸浸成纸浆,而后分重要部位,将粗纸浆糊在人物的头、手、脚及附件等细部上,再用粗纸把整件雕塑瓷器裹紧,最后装进竹笼。装笼时,竹笼四周要用稻草铺厚塞紧,如发现有细小的隙缝,也要用稻草塞紧,而后加封盖给予加固。这种方法多用于瓷雕工艺品的包装。

  大件器物的包装,还可以采用大、中、小套装,用稻草作隔离层。如瓮的包装仍沿用稻草塞紧法,用稻草绳捆紧,以防碰撞损坏。外销瓷多用竹笼或木桶作为外包装,内部用稻草等软性的包装材料。

  包装方法的改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陶瓷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

  德化窑火的记忆让我回想起了,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已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印纹陶器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商周时期,他们已掌握在印纹陶器表面施釉烧制早期青瓷,深山密林中的寮田尖山遗址留下了他们的踪影;唐末五代,三班镇颜氏族谱中记载的《陶业法》和《绘梅岭图》无疑是要向我们讲述当年的陶瓷生产状况;宋元时期,德化陶瓷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技艺创新,陶瓷匠师灵巧的双手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大批外销的商品;明清时期,雕塑技艺崭露头角,工艺手法特征明显,特别是“中国白”的出现,使雕塑匠师的刀下留传着许多传奇的故事,且青花瓷器异军突起,民窑特色的青花画工,让世人领略到了民窑工艺的无限魅力。

  (作者为泉州博物馆馆长、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学会理事。)

注释

①德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德化陶瓷志》,方志出版社,2004年12月。

②福建省博物馆:《德化窑》,文物出版社,1990年。

③徐本章、叶文程《德化瓷史与德化窑》,华星出版社,1993年5月。

④同①

⑤叶文程、林忠干、陈建中:《德化窑瓷》:江西美术出版社,2001年12月。

 

魁星

明何朝宗立云观音(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德化白瓷花 17世纪晚期(美国加州罗伯特先生藏)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关于我们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法律声明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访客留言
 运营商:网兴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C) 2007-2008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Cceram.com
电子邮件:service#ctaoci.com 联系地址:福建德化陶瓷科技园科技大楼二楼 邮政编号:362500 闽ICP备05012475号
电话:0595-23555005 传真:0595-23593359 广告热线:13600777720 
客服QQ: 116225240 合作: 116225125 陶瓷供应业务QQ:5673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