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周刊》:现在各大豪华车品牌开始更多考虑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这方面保时捷有哪些独到之处?
柏涵慕:首先,我们非常尊重中国的法律法规,比如中国对汽油排放有明确的规定,于是我们就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了反应。我们将会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新款Cayenne入门级车型,其中就针对中国市场设计了一款Cayenne 3.0排放的车型。这个特殊的例子也只有中国才有。
另外,我们的研发团体有一部分人常驻中国,在研发的过程中将会参考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对客户要求也是非常开放的,如果说有相当多的客户提出某种要求的话,我们会对设计部门甚至研发部门提出相应的要求。比如一些客户会提出他们需要更豪华的内饰,于是我们内饰方面做了调整,还有客户提出空间能否更大一些,于是我们整个轴距也增加了,前后还可以移动。消费者有两个渠道来反馈,一个是通过保时捷的经销商反馈意见;另外我们会定期做市场调查,看一下市场对我们的希望和想法如何,然后保时捷会做出相应的调整。我们发觉在中国,很多汽车厂商给到顾客手中的都是一个固定的配置,保时捷不是这样,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确定颜色、配选不同的配置等,这就是我们的个性化服务。
《商务周刊》:您刚提到保时捷在排放上也在适应市场的需求,不过有种观点认为大排量跑车和节能环保很矛盾,低碳环保的大趋势似乎正在成为制约跑车企业发展的阻力。
柏涵慕:其实并不矛盾,关键是要找到一条自我解困的道路。新能源方面,我们有混合动力的研究,目前有三款代表的车型。第一款是我们的 Cayenne S Hybrid,它是保时捷目前唯一投入量产,今年年底有望在中国上市的一款混合动力车型。第二款是911 GT3 R Hybrid,这款混合动力车刚参加完纽博格林赛道上的测试,也有望在今年被带入中国。另外一款是代表未来技术的918 Spyder,我们也希望这款车可以尽快量产。
大家都知道保时捷是以运动跑车著名的,让保时捷气质和节能环保两者兼备,确实是一个挑战,尤其是技术上。不过保时捷会一直探索下去,与此同时,保时捷的DNA——源于赛道的这种精神是不会改变的。所以,我们会寻求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一个完美的结合点。而这也是我们保时捷的明天。
《商务周刊》:在产品布阵方面,中国市场与欧美等市场有何区别?保时捷在中国销售网络的布局有何新的计划?
柏涵慕:从产品供应层面来讲,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从销售的分割来看,Cayenne在中国明显比欧美卖的好,911在欧美市场卖的要比中国好。这和当地的文化传统有关系,毕竟911进入美国的时间更早。
我们也在试着改变中国市场对跑车的看法,跑车危险性很高,还会给大家带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中国现在跑车市场也是刚刚起步,很多客户都是从入门级的跑车开始选择。在选择这些入门级的车型后,大家会对跑车有进一步的认识,了解到跑车真正的驾驶乐趣之后,当要升级车的级别时,我想不容忽视的车型就是我们的911。在中国,我们有很多的经销商来组织一些试驾活动,有一句话说得很对,你要真正的体验保时捷就必须坐在它的驾驶座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它的动力。
目前在中国我们有29家“保时捷中心”,另外还有1家在试营业,就是上海浦东保时捷中心。我们必须把售后服务带到客户身边,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在二、三线城市开“保时捷中心”的原因。
《商务周刊》:之前有人提出质疑,认为保时捷正在被中国的“富二代”所抛弃。对此,您怎么看?
柏涵慕:这真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评论。根据您的说法,我想可能大家觉得现在中国市场上Cayenne太多了,富二代应该选择911,所以误以为我们被富二代抛弃了。其实富二代还是占据911很高的比例。目前我们主要的购买群体是一些私营企业家和年轻的富二代。
我们可以从年龄段上来看中国和欧美市场的消费群体。中国的客户年龄要比欧美年轻10-15岁,尤其表现在911上,欧美911的购买者主要是 45-55岁男性客户,他们已经有很成功的经历,想给自己一个奖励,所以会选择911,这也是一个地位的彰显。而在中国年龄相对要年轻很多,这就包括相当一部分的富二代,不过这个群体目前还是在一个尝试新事物的阶段,他们可能会选择保时捷,也可能选择其他的跑车等,但我想最后还是会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