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他犯—个可以弥补的错误
有些人不犯错误是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的,对于这类过分自信的人,就要给予他犯错误的“机会”。但是,打击终归不是目的,因此,这个错误还不能是“致命”的错误,而是一个可以弥补的错误,这样他就会将功赎罪,想办法弥补。
案例:
某公司市场部的刘主管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他做事果断、有魄力,但同时又是一个极其自信的人,常常是想好了一个创意就认为一定能行,而且要立即实施,很难能听取市场部赵经理的意见。
有一次,他和一家广告公司的业务员就本公司产品促销的事进行协商,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但还没有签合同。关于这次的促销计划,刘主管大致向赵经理说明了一下,当赵经理对其中有关环节的可行性表示怀疑、提出异议时,刘主管态度坚决地表示一点都没有问题。赵经理看他如此坚决,就想干脆放手让他去干,挫一挫他的锐气,就算是交学费。于是,赵经理同意了刘主管签合同。
果不出赵经理所料,就是在他表示异议的那个促销环节上,那家广告公司没有办法执行到位。由于这次的促销是配合着公司的广告投放来做的,促销执行不到位,势必会影响到公司的宣传力度。这个时候,刘主管才真正着急起来,多次与那家广告公司交涉未果后,他不得不求助于赵经理,并深刻检讨了自己的过失。
赵经理并没有过多地追究他的失误,只是立即着手请律师与该广告公司进行交涉,同时第一时间与另一家有实力的大广告公司签订合同,让其立即接手继续进行这次的产品促销活动,并安排刘主管继续跟进这项计划,务必使方案执行到位。其实,就在赵经理同意刘主管签合同时,他已做好了准备,与这家大广告公司谈妥了一切,只等着签合同后就立即实施。
赵经理把公司的损失降到了最低,并借助这件事使刘主管好好地反省了一下。从这以后,刘主管渐渐改正了自己过分自信的缺点,做事也能事先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了。
(2)想办法让他承担不是错误的错误
有的时候,不想给过分自信的员工“没事找事”,那就让他承担一些不是他的错误的错误。让他从这些不得不承担的错误中感受挫败感。
(3)借用第三方力量给予打击
你作为过分自信员工的直接上级,对他的威慑力不够的时候,也可以借助第三方来打击他。比如,可以通过更高的上级,或者借用客户的力量。
案例:
有一位新进公司的员工做报表时,上司劝他说:“单纯地罗列信息不行,应该加一些表格和数据。”但是,这位新员工很不以为然。于是,上司就没有再管。当新员工把报表交给老板看的时候,老板自然很不高兴,批评他说:“你像是在写长篇小说,一篇报告80多页都没有看到一个数字,整个一个书呆子……”
(4)安排难度较大的工作给他
过分自信的人通常妄自尊大,其心里认为,自己的能力超过其他任何人。因此,对症下药的方法就是安排难度较大的工作给他,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也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