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为则领军神州数码,接手了联想以前的分销和代理业务。
不得不承认,杨元庆是幸运的,正是这次拆分,让杨元庆摆脱了另一个强劲的对手郭为,成为日后新联想的灵魂人物。
当然,刚起步的时候,杨元庆仍然面对诸多困难。2000年,联想个人电脑增长率超过50%,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保持在30%以上,并推出了第二代互联网电脑,如天禧Ⅱ、奔月2800和天玑5000等等,这一切让柳传志和杨元庆都很高兴,但杨元庆还是有危机感,因为他了解联想的硬伤在哪里,联想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很难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2001年,联想产品的销售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2003年5月,联想公布了2002到2003财年的业绩,联想的营业额止步于200亿港元。也是在这一年,新进入中国市场的戴尔以惊人的增长速度抢走了联想的市场空间,而戴尔产品的毛利率比联想高50%以上,对联想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面对困境,杨元庆领导联想努力改变以往“贸工技”的发展路数,转型为技术驱动型的企业。2001年,联想进行了新的研发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了公司管理,并展开了前瞻性的研发工作。当时联想建立了以事业部为基础的二级研发体系,并且将研发队伍扩展到了上千人的规模。
另一个转型是由产品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杨元庆强调,“服务客户应该像融入到血液里的血红蛋白一样。”杨元庆领导联想实现了由产品导向到客户导向的转变,服务客户被归入联想的核心文化。使联想在售前(咨询、方案准备)、售中(实施、应用开发)、售后(运营维护、关怀服务)方面建立起了全方位的服务体系,使客户服务成为联想的核心竞争力。
杨元庆通过战略转型,度过了自己掌舵联想之后最困难的时期,也提升了联想产品和品牌的竞争力。2003年,柳传志在一次公开场合评价杨元庆时说,“联想集团在杨元庆的带领下,一是充分展示了毛巾拧水的本领,提高了运作效率,降低了成本,二是显示了产品研发的威力,连续开发出适应中国市场的产品,从而提高了毛利率。此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目前他们正在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当前的盈利业务,并且正在积极寻找公司新的增长点。”
柳传志和杨元庆可以说是亦师亦父的关系。柳传志不但将杨元庆扶上马,而且还要送上一程。2004年下半年,国内外媒体对杨元庆的能力产生了质疑,有一段时间,关于“联想市场份额下降”、“联想可能换帅”等消息不绝于耳,直接影响了联想的股价。杨元庆面临巨大的压力。
这时候,站出来为杨元庆解围的还是柳传志。柳传志不但出面澄清了“联想可能换帅”的传闻,而且指出在外部大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一年来联想业绩还是取得了不俗的增长。再次稳定了军心。
柳传志一直是杨元庆学习的榜样,杨元庆也承认这一点,所以当有人让杨元庆评价柳传志时,杨元庆不吝赞美之辞:“柳总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摸索出了中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之路。在政治体制还没有完全明确的情况下,他不等不怨,抓住了机遇。在外国品牌立足未稳的时候,在同行等着解决体制和产权问题的时候,联想已经取得了成功。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启蒙阶段,柳总是最成功的企业家。”
正因为学习柳传志,所以杨元庆也想成为一个创业者,而不是一个守成者。杨元庆在一次论坛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我不仅仅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我也是一个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