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对于任何企业而言,用于响应各方需求的资源,总是显得稀缺或不够充分的,所以,企业家不应该轻率承诺能够满足各方需求,而是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对各方需求进行理性的响应、引导和平衡,应该追求各方可持续的满意度,而不是一时一地暂时的满足感。管理之道,领导之道,决策之道,往往就是平衡之道。当然,平衡总是脆弱而难以把握的,平衡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管理凭什么?
管理的真正对象就是“人”,因为“人”,而牵动“事”。所以,管理的根本原则,就应该坚守人性的基本原则:其一,己所欲,施于人;其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坚守这两条原则,就确立了开展管理的立足之本。
第三个抓手是“施于人”
好的东西,与人分享。企业家追求财富、荣誉、幸福感、成就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那么,你也必须想到,你的员工们也会有同样的渴望和追求,你有责任帮助他们实现同样的追求或抱负。企业家希望受到诚实、信任、坦诚、开放、尊重和公平的对待,那么,你也必须想到,你的员工、客户和各方面合作伙伴,同样希望受到这样的对待,你有义务这样对待他们。
第四个抓手是“勿施于人”
不好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企业家不希望自己陷于事业夭折、前途渺茫、孤立无援的境地,那么,你也不要让你的员工面临这样的局面或承受这样的恐惧。企业家不希望自己遭受欺骗、压制、恐吓、怀疑或其他种种不公平不合理的对待,那么,你也不应该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你的客户、员工和合作伙伴。
管理怎么做?
运用以上的基本理念和原则,解决具体的管理问题,就需要依次明确具体的内容、方法、流程和工具,而内容又决定了后面的三个要素。管理的内容,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基本分类。其一,从横向来看,包括“做人”和“做事”,即发展人员和发展业务;其二,从纵向来看,包括“绩效管理”和“行政管理”。
第五个抓手是“做人”和“做事”并重
企业实践的普遍经验反复证明一个规律,企业家对于做人和做事二者关系的处理原则,往往导致企业不同的命运。其一,只做事,不做人,企业早早夭折;很显然,这是一种唯利是图的做法,往往是“商人”的做派;其二,先做事,后做人,企业遭遇瓶颈;这是大多数创业者选择的行为模式,结果往往是创立了一个缺乏核心能力的企业,做强做大几乎没有太大的可能;其三,先做人,后做事,企业持续发展。这是领导型企业的行为特质,通过持续培养强有力的人才团队和梯队,从而造就生生不息的事业;其四,只做人,不做事,这是宗教组织的特征,企业家们需要受其启发的是,宗教组织往往能基业常青,世界三大宗教的历史,都是千年的量级。
第六个抓手是“绩效”和“行政”并行
实现每个阶段的绩效目标,才能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彼得.德鲁克的观点认为,企业管理就是绩效管理,而绩效管理的有效模式是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的方法和流程是PDCA循环,这个基本循环中,两个环节是“行动”,即强调行动至上。在实际的管理实践中,我们往往区分绩效管理和行政管理,前者主要针对知识型员工,强调通过提升能力来创造效益,相当于企业“开源”的问题;后者主要针对体力型基层员工,重视通过建立秩序以规避损失,相当于企业“节流”的问题。很显然,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企业家既要重视绩效管理,也要强化行政管理,才能实现管理的成效。
——本文已发表于《鄂商》杂志2010年6月期及易中创业《老板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