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们的普遍困惑是,“管理”到底是什么?要提升管理,到底什么是核心抓手?世界公认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对于“管理”曾有过经典的描述:管理是一种实践的艺术,而并非一门精确的科学。很显然,大师认为,管理的经验,只能来源于实践;管理的提升,只能有赖于不懈的实践;管理的艺术,需要从实践中获得悟性和灵感,才能真正领悟。所以,如果脱离实践来探讨管理,则无异于缘木求鱼。大师所谓管理并非一门精确的科学,是指通常所说的管理无定式。但凡是精确的科学问题,则在约束条件确定的情况下,必有唯一确定的答案。然而,企业家们在管理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几乎都没有唯一确定的标准答案。
如何破解“管理”的难题?我们不妨沿着这样一个基本脉络:管理为什么?管理凭什么?管理怎么做?来把握管理的本质,明确企业家提升管理的核心抓手。
管理为什么?
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的使命是“创造客户、创造需求”,那么管理的使命就是“洞察需求、平衡需求”。对于企业而言,关键的利益相关方包括:客户、员工、股东、管理层和合作伙伴。这里面包含一个基本的逻辑:创造客户价值,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立场,那么,服务客户,让客户满意,就是企业员工的基本责任;维护员工利益,为员工提供公平合理的待遇和权益保障,则是企业股东义不容辞的责任;忠实履行受托人职责,维护股东权益,谋求股东价值最大化,则是由职业经理人组成的企业管理层的基本责任;企业与各方面的合作伙伴之间,则应该坚持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准则。要想有效的实施管理,企业家们首先必须清晰的识别,企业的各个利益相关方,并以前瞻务实的姿态、换位思考和感同身受的立场,深刻分析并准确把握各方的内在需求,在此基础上,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创造性配置,以尽可能平衡的方式,对各方的需求进行有效的响应。
第一个抓手是“洞察”
企业家不能仅仅观察到各个利益相关方表面化的需求,而是需要从经营和管理的实践中,炼就真正的“火眼金睛”,才能够深刻洞察各方的真正需求。以客户为例,低端客户一般更关注“实惠”,中档客户一般更关注“性价比”,而高端客户则往往更在意“个性化”。以员工为例,基层员工通常更关注“稳定就业和工资福利”,中层员工通常更关注“薪酬激励和职业发展”,而高层员工则往往更在意“事业平台和价值观认同”。但是管理的实践表明,这种一般规律也往往仅仅只是一种通常有效的“经验规律”,并不一定完全适合特定的对象,因为,不同的环境条件,往往产生不同的阶段性需求。环境会变,人会变,组织的情况会变,当然人的需求、组织的需求,通常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往往处于变动调整的状态。所以,要求企业家不但要富有经验,而且要敏锐感知和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具备“洞察”之力,成就“洞察”之功。
第二个抓手是“平衡”
通常我们习惯性表达为“满足”需求,其实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误导和误区,或者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观念。实际上,任何一方的需求,都不可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满足”。就“人”而言,只有两种状态,可谓需求满足,一种是觉悟得道、入圣成佛了;另一种就是生命终结了。对正常人来说,人生之所以努力进取的基本动力,就是因为总是有正常的需求尚没有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