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国美电器和大中电器的大本营,永乐当年进北京发布会就选在了北京德胜门。然而在北京,在张大中主政下的大中电器时代,国美和苏宁都做不过大中,永乐更是铩羽而归。至于百思买的北京布局仍然无落子。
这就是北京,中国家电连锁业的竞争“焦土”之地。
一切的改写在2007年12月14日,张大中以36.5亿作价将大中电器的全部门店易手国美。这笔买卖最后一笔账期是2008年9月,当时黄光裕出面商量将账期缓一个月。两个月后,黄光裕入狱。
时至今日,年销售在70亿元的北京大中仍然没有合并入国美上市公司。家电连锁行业北京市场的格局仍然是黄光裕非上市公司的大本营。
闲人大中
这个2008年一次性缴纳个人所得税5.6亿元的北京人,并没有像很多富豪那样用财务方法给自己避税。对于金钱,他总有着特别的理解。比如他可以让来店的顾客不购物也抽奖,大奖还是一辆小轿车,比如他高价收购自己当年卖出去的自制的落地灯……
如果不是8月间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和其认可的国美董事局主席陈晓之间的董事会权利之争,张大中可能仍安静于众人的视野之外。在纷纭的说法中,张大中从美国回来,又匆匆去了新加坡。似乎一派金盆洗手的闲散状态。
忙人大中
北京大中的文化是“店小二”文化,张大中册头衔是“首席店小二”。他的标志装扮是一件蓝马甲,在北京大中每个员工都穿着这样一套蓝马甲。张大中经常穿着蓝马甲跑前跑后,他总结大中文化就是“为您服务我最佳”。
在中国家电连锁的前5位企业中,张大中进入商业领域的时间最早:从1972年开始,他就在北京海淀区供销社工作,此后的7年里他卖过猪肉卖过糕点……靠着自产自销的60个落地灯,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这些经历让他熟悉了正规且完整的商业流程。1982年4月,张大中注册成立“张记电器加工铺”,只拥有一间10平方米的门脸房,这是当时惟一允许私营企业注册的名字。“张记”以制造音响放大器为主营业务,1988年9月,营业额首次突破10万元;至1988年12月,“张记”占据北京音响放大器90%以上的市场份额。
此时的张大中体味着辉煌,此时他未来的对手们还没踏入这一行:1984年,同样是孤儿的张近东刚刚大学毕业,21岁的他被分配到一家区属国企当文员;1985年,年仅16岁的黄光裕正跟着大哥告别故乡出去闯世界,1987年元旦国美电器成立,这家北京珠市口100平方米的小店最终闹出了中国家电零售业的大动静。
在1989年以前,张大中的目标是利用元器件批零差价获得利润,因为贸易量大、资金周转快,具有很好的前景。但随着1989年后中国经济陷入低谷,他的公司也逐渐变得经营惨淡。
但张大中一直在耐心等待。1990年,大中音响公司参加亚运会工程招标,凭借技、工、贸综合发展以及销售、施工、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优势,大中公司一举中标,小门店开始做起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