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篇
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 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我县通过实施“大城关”、“能源改革”等措施,解决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将节约资源提高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德化县作为我国的重要陶瓷产区,理所当然应该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有所作为,既是顺应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府和企业及社会各界应该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这是2006年,县政协委员郑燕克在《全社会重视 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可持续发展》中提出的提案。
政协对该提案高度重视,把它列入重点提案,县政协领衔督办,适时听取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关于提案办理情况的工作通报,及时提出了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促 进低碳经济发展应对措施的相关建议,促使提案的落实。近年来,我县通过实施“大城关”、“能源改革”等措施,解决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了 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背景篇
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 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我县通过实施“大城关”、“能源改革”等措施,解决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将节约资源提高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德化县作为我国的重要陶瓷产区,理所当然应该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有所作为,既是顺应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府和企业及社会各界应该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这是2006年,县政协委员郑燕克在《全社会重视 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可持续发展》中提出的提案。
政协对该提案高度重视,把它列入重点提案,县政协领衔督办,适时听取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关于提案办理情况的工作通报,及时提出了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促 进低碳经济发展应对措施的相关建议,促使提案的落实。近年来,我县通过实施“大城关”、“能源改革”等措施,解决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了 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成效篇
近年来,我县围绕做大做强可持续发展陶瓷产业,通过创建省级、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县为目标,不断推进陶瓷产业能源改进、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原材料 替代、产业链延伸、废物回收利用等陶瓷循环经济,实现了陶瓷、林业、水电、矿业、旅游等五大产业的良性循环;通过陶瓷产业的能源改革,水电、天然气等清洁 能源的推广,从源头上避免了二氧化硫、烟尘、COD等污染物的产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通过实施陶瓷产业原材料替代工程,利用黄金尾矿发展陶 瓷色釉,利用丰富的红壤土资源和使用黄金、铁矿、铅锌矿等尾矿替代陶瓷坯土,实现了陶瓷、矿业的互助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节能方面,目前我县80%以上企业都实行了清洁能源生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保护了环境,万元工业产值能耗由2003年的2.58吨标准煤下降到 2009年的1.26吨标准煤;在减排方面,全县工业企业万元产值固废排放水平逐年下降,仅陶瓷行业进行能源改革后,年即可减排1827吨二氧化硫、 1.5万吨烟尘和大量有机废水污染物排放等,2009年底二氧化硫排放量1010.95吨,比2005年削减14.6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892吨, 比2005年削减11.67%,已超额提前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在增效方面:全县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由2003年的84%提高到2009年 的90%,促进了废物再资源化水平。企业通过提高固废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能源利用效率等,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与污染处理成本,为企业带来 更多的效益。据估算,全县从事资源再生利用的静脉经济达3亿元,约占工业总产值的7%,已成为德化经济的一大亮点。
“选用洁净燃料天然气作为燃料,发热温度高达2000℃—2040℃,可以满足各种陶瓷产品烧成所需温度的要求。”德化意达陶瓷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 介绍,将燃用柴油的陶瓷隧道窑改为燃用天然气的隧道窑,除了取得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外,还提高陶瓷产品质量,获得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
隧道窑改造前,德化意达陶瓷有限公司一年用水6164吨,主要能源消耗量中柴油5548吨、原煤4585.2吨。为省下这一大笔生产成本,该企业主 动进行隧道窑改造,建成轻质隔热窑炉,将原来重质耐火材料改为轻质耐火材料,以棚板替代匣钵为载体。“在隧道窑内墙加贴耐高温微晶纤维棉,并喷涂高温红外 涂层。”该企业有关负责人称,通过采用国内先进天然气专用比例燃烧器及先进的全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窑炉内预热段、烧成段、余热段的温度压力烧成气氛, 降低高温段同一断面烧成时窑内上下温差。
福建冠福家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文智认为,这几年企业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投入资金进行设备升级、技术改造和管理升级,走出了一条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子,企业也因此成为行业内第一家节能减排示范单位。
“作为建陶行业的重镇,福建晋江、南安经历过处处点火处处冒烟,大量使用煤、重油的高耗能、高污染阶段。在政府的大力引导和市场需求下,这里的陶瓷 企业下大力气进行了技术改进和节能降耗工作,不但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使企业产品质量上了个台阶,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说到德化县节能降耗工作成效时,泉州 市质监局工作人员这样感叹。
而参与过多家陶瓷企业煤气站建设与改造的高级工程师温炳逢认为,德化的陶瓷企业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把这项工作当成了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品品质的重要手段,而且都得到了市场的验证,“通过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带动了企业技术、管理、人才等多方面齐头并进。
瓶颈篇
虽然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该县的共识,但目前还存在不少障碍。
首先,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稍低。我县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更低于泉州的平均水平,主要体现在金融服务水平有限、旅游业有待进一步开发和运输物流业水平不高等方面,并且增长速度减缓。
其次,节能减排体系需进一步完善。主要体现在节能减排主要指标尚未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各行业节能减排水平差异较大,同类企业节 能减排水平层次不一;德化县现有的企业废物再资源化获利空间日渐趋紧;尚存在某些企业内的废物资源和生活垃圾未回收处理,全县的废物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有待 健全。
再次,节能减排体系的经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陶瓷配套市场不完备,专业化分工不明确,人才结构性短缺,中小企业未发挥出应有的活力以及陶瓷品牌、旅游品牌、整体品牌知名度不高,制约了节能减排体系的经济性的进一步提高。
与此同时,资金投入和技术创新不够也是发展瓶颈之一。部分企业只重视产品开发,忽视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降耗,资金投入不足,生产设备落后,资源综合利用率仍然不高,且节能降耗技术创新能力有限,对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节点项目研究不够,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
此外,清洁能源供给可*性亟待提高。德化县进一步开发水电的潜力已经不大,自有能源资源量少,外部能源供应不稳定,成为制约企业扩张与节能减排协调 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福建陶瓷企业使用能源有电、石油气、天然气、油,而以电、天然气为主。为了更加有效节能降耗,新能源的使用也很重要。德化广安天然 气公司董事长张子钢说:“天然气对陶瓷企业来说是很好的选择,不但清洁安全,更重要的是能提升产品品质。比如对德化工艺瓷来说,使用天然气能使产品的光泽 度提高3~5度,成品率也能提高5%,企业成本降低了,产品附加值却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