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窑学术研讨会结束后,德化县委宣传部、文体局又安排专家、学者们参观考察古窑址和部分现代企业。笔者跟随国外专家组一同参观。
首站参观的是屈斗宫古窑址,国内外专家们对于保存完好的宋元窑口都表现出极高的兴趣,除了认真拍照、合影外,他们都想多留一些时间,深恐看不够。
到了祖龙宫,门前锣鼓喧天。这让国外专家们很好奇,其中一位悄悄地问黄中杰博士:“他们怎么穿得这么整齐,在做什么?”
“这是他们热情好客的表现,表示对远方客人的尊重。”黄中杰说。
进入祖龙宫内,荷兰阿姆斯特丹的陈依鸿女士见桌上有副占卜的“信杯”,这位华裔专家很虔诚地举起“信杯”往地上一扔,正好“阴阳”两面,她笑了。站在旁边的德国克累斯顿艺术馆东方部主任科拉好奇地问:“这是做什么?”
陈依鸿笑着告诉了她。只见科拉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这位从没尝试过此类东方宗教文化的她,显得很好奇,照本宣科拿起“信杯”往地上一扔,正好也是“阴阳”两面,她也开心地笑了。也许她认为参与此次德化窑学术研讨会是成功的。
在月记窑,柴烧窑口吸引了国外专家们的兴趣,他们逐一爬上山坡,详细地了解窑炉结构和烧成。逛了一圈后,陈依鸿说:“这里的瓷器让我着迷,这里的厚重,这里的宁静,让我真想在这过上一夜。”
车出路口,车上有人突然发现一条约一米长的蛇爬出大街。“蛇!”有人大喊一声。众人莫明其妙,反应快的把头探出窗外,几位国外专家也站起身来,朝向窗外。车上翻译的孙延燕问:“这好不好?”黄中杰说是“蛇,龙也;见龙,吉祥。”另一位说这是德化环境保护好的原因。在鼎晟艺瓷的展厅,科拉看到一件瓷塑作品:一人斜躺在巨石上,醉态酩酊,右手一只酒杯,伸向天空,也许远方天空还有一轮明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双人”。但科拉不懂中国文学史,不懂李白。她蹲下来,用数码相机把这个谜一般的瓷塑作品拍下。“这是谁?”黄中杰说:“李白。”“哦,李白,李白!”科拉似懂非懂那不标准的汉语以及神情,确实让人忍俊不禁。
到达龙鹏公司展厅,琳琅满目的瓷器,让老外个个睁大眼睛。科拉见到一尊邓小平瓷塑时,她虔诚地跪下,此时此景,我觉得这是她是对于德化瓷的敬畏,也是他对于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敬畏。不管怎么说,她表现出来的这种对于中华文化的热爱,让人倍感自豪。
在凤凰瓷研所,科拉和陈依鸿以及英国的克尼特勒等专家,都说从未见过如此高大的德化白瓷,纷纷与邱双炯合影留念。他们一再表示:不虚此行,收获太大了!
韩国的李京圭话不多,也许一切尽在不言中。他说:“太漂亮了,真想再来。我是第二次来德化,变化太大了,太有收获了,德化办这场活动,很成功,很优秀。”尽管他的汉语不是很标准,但表达的意思还是清晰的,他和所有与会的国内外专家一样,希望德化把这种传统文化进一步深入挖掘,进一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