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网友们封为TVB“道具神器”的鸡公碗,寓意吉祥富贵添丁。
泉州又征集到一批蕴涵闽南文化的文物!
昨日,一批数量近60件的闽南文化文物抵达泉州市博物馆内,其中包括被网友誉为TVB“道具神器”的鸡公碗、珍贵锡质茶壶、妈祖“寻声救苦”牌匾、明清甚至更早时期的观音佛像。
与以往征集到的文物不同,这批文物来自潮州,主要为从宋代至民国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用品,而且件件文物都与闽南文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说,闽南、潮汕两地文化在各个层面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交融,这些文物能完整地反映潮汕地区的闽南文化和生活习俗。
“潮州是闽南文化的重要区域,且颇多潮州人以闽南语为地方方言。”泉州市文物研究中心主任唐宏杰是此次潮汕文物征集组的牵头人,他带领一批成员专程前往潮州,征集能体现闽南文化的文物。
他们在潮州找到被誉为“潮州窑守护者”的李炳炎先生。李炳炎是一位古陶瓷收藏爱好者,在十几年的潮州窑收藏研究生涯中,他收藏了自商、周至汉、唐、宋、元、明、清、民国等历代潮州陶瓷制品近三千件,还开办了个人博物馆。
“我们收购了一组历代有代表性的闽南文化器物,他捐赠了6件。”唐宏杰说,此次征集了约六十件文物,从古民居建筑构件到吃饭的碗、筷筒,再到潮州绣、油灯,均以生活器具为主。这些文物年代从宋跨越至民国,均为具有代表性的潮汕文物,如宋代莲瓣碗、明清观音佛像,以及潮州窑出产的青白瓷等。
“潮商与闽商一样,是世界上有名的群体,而且他们中颇大部分祖籍来自闽南。与闽南一样,潮州也有深厚的海洋文化,他们的习俗信仰与闽南类似,潮州也有南音、梨园戏,可以说潮州是闽南文化的重要区域。”唐宏杰介绍。
宝物先睹
TVB道具神器 清末民国鸡公碗
这个印有公鸡的碗和碟,引来颇多围观。碗上印有用红、黑等简单色彩描绘的公鸡、长势旺盛的芭蕉、以及红艳艳的牡丹,粗犷的工艺倒有一种古朴的美感。碗和碟的图案相似,但一个图案印在正面,一个印在背面碗底。
鸡公碗频繁在TVB剧中出镜,包括1983年《射雕英雄传》、《布衣神相》、《蔡锷与小凤仙》等,还出现在星爷的电影里,于是被网友封为TVB“道具神器”。据介绍,鸡公碗寓意起家、富贵、添男丁,其中鸡谐音“家”(闽南语),牡丹寓意富贵,芭蕉是大叶植物,有“兴家成大业”“功名富贵”等吉祥寓意。
唐宏杰说,当地很多饭店都用鸡公碗,征集来的这一双鸡公碗和鸡公碟的年代在清末民国时期,产自潮州窑,彼时潮州瓷大量外销,瓷器图案生活化,且多以鲜艳的颜料印制而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寻声救苦” 共同的妈祖信俗
专家们认为,锡质香炉和“寻声救苦”牌匾,既体现泉州和潮汕共同具有的海洋文化,也反映了两地同样具有多元文化信仰。
锡质香炉不大,上面刻有“玄天上帝”“妈祖”等字,而这些神明在泉州多地均有奉祀。
“你看,这个‘寻声救苦’牌匾,是妈祖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唐宏杰指着一方牌匾说,妈祖是海神,每天寻声救苦救遇到海难的渔民们,是闽南一带奉祀的神明,在潮州发现妈祖文化实物,除了说明潮汕一带的海洋文化深厚外,也体现泉州和潮汕两地共同的宗教信仰。
值得一提的是,征集来的文物中还有一尊观音瓷像,观音脸部因有褐彩描眉而显得与众不同。专家考证认为,这尊观音像年代在明清甚至更早。
潮汕炉是“烹茶四宝”之一,专门用于烧水烹茶。
潮汕烹茶四宝 小杯小壶泡茶
品茶之人对“烹茶四宝”应该不陌生。此四宝即:潮汕炉、玉书碨、孟臣罐、若琛杯。
令人惊艳的是,此次征集到的文物中就有潮汕炉和孟臣罐。潮汕炉即火炉,专门用来烧水烹茶,炉形像戳筒,通风玲珑,炉火多用杂木硬炭;孟臣罐即江苏宜兴的紫砂壶,以朱红色为贵。
此外,还有一件由锡器制造的茶壶令人关注。这件锡质茶壶呈六角形,底部落有“潮阳义利”老商号的款,壶面上刻有竹、兰、菊花,以及“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等诗句,颇显书法功力。“锡熔点低,古代温酒都用锡器,锡质茶壶说明早在清代,潮汕一带就有悠久的茶文化。”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说。
据悉,潮州当地有一句谚语“福建人种茶,汕头山喝茶”,清末民国时期,安溪茶商多在潮汕一带经营,当地人称之“福建帮”,潮汕人后来将安溪乌龙茶的泡饮技艺发扬光大,以小杯小壶泡出香浓四溢的功夫茶,由此可见两地之间经济文化的渊源由来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