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康收集的三畏堂瓷器
说起自贡的历史文化不得不提到盐,而讲自贡的井盐就必须说四大盐业家族。1853年,太平军攻陷南京,两淮盐路断绝,百姓无盐可食,咸丰皇帝一纸令下,拉来了“川盐济楚”的帷幕。
这纸文书不仅让两淮百姓有盐可食,也大大刺激了自贡盐业的发展,大批盐商在此时崛起,“积巨金业盐者一千七百余家。”在这些盐商中,王三畏堂、李四友堂、胡慎怡堂、颜桂馨堂实力最为雄厚,并称“四大家”。
王朗云是王三畏堂的发家人,带领王家走向最鼎盛的时期,四川总督丁宝桢称其“富甲全川”。同治二年,他官居二品,三代一品封典,加按察使衔,显赫一时。第二年,王朗云53岁生日时,翰林院修编赵树吉、上书房总师傅贾桢、工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瑞常、工部虞衡司主事赵熙亮等大员登门贺寿,轰动朝野。
这些都是历史资料上记载的,而市民杨康日前则声称,我有王朗云用过的瓷器。
这些瓷器对研究自贡盐业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全自贡没得哪个有我的多”
记者在自贡张爷庙见到了杨康的宝贝——7个清朝青花瓷盘,1个为直径25厘米的外天青内青花瓷盘,4个直径19厘米彩色青花瓷盘和2个直径9厘米普通青花瓷碟。其中最为名贵的是一对完好外祭蓝内青花五福捧寿盘,曾代表我市对外展出。“(五福捧寿盘)是自贡最好的三畏堂青花瓷。”杨康言语中透着自信,“全自贡没得哪个有我的多。”
记者看到,除了一对五福捧寿盘和一对普通青花瓷碟完好外,另外的内外祭红瓷盘、外梵红描金内青花瓷盘和最大的天青青花瓷盘都有瑕疵。每一个瓷器的底部都印有“三畏堂制”字样。
“古时候,一定地位的大家族会定烧一批瓷器,重大节日和庆典才拿出来用。”杨康说,他查阅过许多资料,基本可以推断出,这些瓷器应该是同一时期烧制的,“应该是王朗云大寿前在江西景德镇定烧的。”
听到“风声”就拜访求购
杨康介绍,他十分喜爱收藏,特别是对三畏堂的老物件情有独钟。1998年,杨康得到消息,檀木林影剧院后附近一户居民手中有一对三畏堂的瓷器,他上门求购。“祖传的,不卖。”对方是一位大娘,自称王家的后人,以“传家宝”为由一口回绝了杨康。
“看都不拿给我看一眼。”第一次登门求购碰壁并没有击退杨康的热情,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他数次登门,也不提买瓷器的事,只是央求大娘拿出“传家宝”让他开开眼,并与大娘拉家常,聊王家当年辉煌。数次之后,杨康博得大娘的好感,他趁热打铁,提出想买下来,并承诺不是用于买卖,而是确实喜欢,用来收藏鉴赏。大娘见他态度诚恳,便将这一对祭蓝五福捧寿盘卖给了他。
终于得偿所愿的杨康喜不胜收,每天都要拿出来鉴赏,越看越喜欢。同时,他心里也萌生出一个想法:当时,王家为自贡首富,对研究自贡盐业发展具有重大价值,自己何不将三畏堂的瓷器收集起来,“为自贡的历史文化提供一项佐证。”
此后,杨康尽力收集三畏堂瓷器,只要得到消息,哪怕只是一些“风声”,他都会登门拜访,先和对方打好关系,然后再提出求购的意向。“有两个是在酒桌上买下来的,把对方喝高兴了,才松的口。”
“听说有一个黄色的,但一直不晓得在哪儿。”杨康说,有消息称还有一个祭黄色瓷盘出土,他四处收集信息,前后历时几年时间也没有见到,一直是他的一个心病。
多人开价都不愿转让
“古玩界有古玩界的规矩,相互间不能说买卖,只能转让,而且要卖家开价。”杨康说,陆续有人听说他有自贡最全的三畏堂瓷器,许多人都向他提出过意向,但他从来没有开价,“不得卖,这是我的心头肉。”其中不乏他的朋友,每次都被他拒绝,“他们问了很久,拒绝了过段时间又提出来,我拿着脑壳痛。”
“我都问过他转让一个给我。”省考古咨询师杨源表示,曾向杨康提出希望能够购买一个,但也遭到了拒绝。当天,也是他第一次有幸鉴赏到杨康收藏的全部三畏堂瓷器,“这是我看到的数量最多,色彩最丰富的三畏堂瓷器。”
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提到自贡的精神文化必须说到盐。”杨源表示,这些瓷器对于研究自贡盐业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这些瓷器,可以反映出当时盐商生活的奢华水平,以此可以推断出我市历史上盐业的发达。”
五福捧寿盘应该是用于寿宴的一种器皿,“五福捧寿是吉祥用语,一般是用于大寿。”杨源说,这批瓷器在全国范围来说,是三畏堂瓷器中比较稀少的,“属于上品。”定烧青花瓷比普通青花瓷的工艺手法更为复杂,费用更是高出数倍,特别是全彩瓷器,“上釉色非常费时费事,特别是蓝色,手续更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