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全国最大的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中国十大主要陶瓷产区之一。早在1993年时,李鹏总理就为德化的陶瓷产业作了题词:“德化名瓷,瓷国明珠”。1996年,德化县创办了全省第一个省级民营科技(陶瓷)园区,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市、县科技计划项目114项,开发新产品1万多种,“光致变色瓷”、“重彩大花瓶”、“瓷雕艺术瓷”、“耐热瓷”、“轻质瓷工艺品”等73项获科技奖励,申请国家专利200多项。自1996年以来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和协会授予“中国陶瓷之乡”、“中国民间(陶瓷)艺术之乡”、“中国瓷都·德化”等称号。
2005年陶瓷产值40.81亿元,纳税2.20亿元,占全县纳税额的44.30%。福建德化陶瓷产业园区2006年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被确定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也是福建省唯一入选的园区。
陶瓷产业园区包括城东工业项目区、宝美工业项目区、诗墩工业项目区、科技园区,总面积8.98平方千米,陶瓷产业园通过实施循环化改造,部分行业盲目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严重浪费资源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企业节能、节水、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主要指标明显改善,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得到完善,园区综合竞争能力明显提升,进一步完善了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和企业共生发展的产业群,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良性大循环。
据悉,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43项,总投资463600万元,项目实施后,预计年新增产值100亿元,新增税收10亿元,年实现节能20万吨标准煤,节水100万吨。
据统计,德化县现有陶瓷企业1400多家(不包括小作坊和未登记的小型家庭企业),从业人员10万余人,从2008年到2013年,短短6年间,德化陶瓷产值从68.96亿元增加到150.12亿元。
德化陶瓷在产业界创造了众多的第一。但这一切都离不开陶瓷产业园区的耕耘者,他们也像一朵朵奇葩,绽放着五彩缤纷的色彩。
纵观德化发展陶瓷史,历来都是陶瓷新秀层出不穷。在陶瓷产业园区中,有一家“德化瑞玉陶瓷研究所”也格外引人瞩目。
它是由“中国瓷都”美术工艺大师、当代知名陶瓷雕塑艺术家陈春发于2005年创办。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春发
创始人陈春发早年就读于德化职业学校陶瓷专业,毕业后进入国有企业“德化第一瓷厂”艺术车间工作。在此期间,他勤奋好学,肯于钻研,虚心向制陶老一辈请教,从最基础的陶瓷制作各个环节学起,掌握了注浆、制坯、雕塑、烧成等所有的陶瓷制作工序。2005年开始自己创业,创办了德化瑞玉陶瓷研究所,从一个小作坊开始发展,到今日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生产多样化陶瓷的厂家。
德化瑞玉陶瓷研究所所长陈春发鉴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制作了以历史人物、佛、道、儒等造型雕塑艺术陶瓷,该系列陶瓷题材广泛,作品风格高雅,意韵深远,栩栩如生,独树一帜,令人爱不释手。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生产工艺技术,还创作了诸多近代陶瓷美术工艺品,曾在国内的多次大型作品展评中荣获多项大奖,其中还有数件作品已被“国家故宫博物馆”收藏。
他的代表作《雪中独傲》与《红梅报春》在第二届福建省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中获得优秀奖与铜奖。《花开富贵》与《国色天香》荣获“2009年中国【中山】国际工艺品及艺术品收藏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大赛金奖。《刘海》、《渡海观音》与《富贵有余》荣获【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古典家具、收藏品博览会】“中艺杯”优秀作品评比获得金奖、银奖、铜奖。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德化瑞玉陶瓷研究所积极调整生产策略,除了继续制作生产传统的工艺陶瓷外,还增加了日用陶瓷生产线。目前又开发了创新能量陶瓷杯和创新能量中餐具、弱碱性陶瓷陶瓷杯和弱碱性中餐具等系列新型产品,该系列产品一经投放市场就成为了热门货,市场上已经是供不应求,而且订单还在不断的增加中。(作者:许簪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