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至3月13日,“精微博大——王芝文陶瓷微书艺术展”将于广州岭南会和观众见面,这是由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的“广东文化人物系列”第七个年度大展。
微书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但王芝文却将微书的绝伦与陶瓷的精美结合到一起,创造出前不见古人的“陶瓷微书”,屡屡震惊艺术界,并获得过“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因此,这门“生年未满百”的绝活,于2014年7月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面就让我们走近王芝文,来解密“陶瓷微书”之妙。
微书用笔唯鼠须合适
“血汗”调成特殊墨水
微书的历史,可谓与中国文字同龄。20世纪70年代,陕西岐山县古周原凤雏村出土一批西周甲骨文,有一枚不足3平方厘米的龟甲,契刻甲骨文字三十有余,字如芥籽,径不足毫,刻痕细如发丝,是迄今发现的最早微书实物。千百年来,大江南北,微书“小”道流传不息,专擅者不乏其人,但一般都书写在绢、布、纸张上。而王芝文,从小就爱磨墨搦翰写字,偶因开会无聊,以玩儿的心态将字写到针尖大小,才发现自己原来还有此天赋。
后来,他进入陶瓷厂工作,看到鼻烟壶内画,萌发了将自己的微书技艺和陶瓷相结合的奇特想法。由于陶瓷微书要将笔、釉墨与陶瓷相结合,还要经过烈火考验,远比一般的微书艰难,但王芝文并不气馁,经过一次次尝试,最终创造出了这一当代绝技。
由于微书所用毛笔笔毫仅二三根,瓷土的吸水性又远不如宣纸,对笔的要求更高。王芝文总结经验发现,狼毫太硬,每蘸一次墨水,只能写一笔;羊毫太软,一写就马上洇开;唯鼠须最合适,但市面上很不好找。另外,笔毫左中右要怎么搭配,也需要不断调试,只有自己扎笔才能掌握火候。普通釉墨写在光滑瓷面,容易挥发、掉色,经过反复试验,又在其中添加了特殊原料,才解决了用墨问题。他戏称,这种微书墨水是用自己的血和汗调配而成。
另外,微书与微刻相比,难度更大。因为如果使用显微镜,每次调好焦距写完一笔,需挪开笔去蘸墨水,回来还得再次调焦。这样不仅半天写不出几个字,字迹也难以连贯。所以,王芝文从一开始就抛开所有放大工具,仅凭肉眼裸视悬腕书写,当中还追求笔法、结体、章法、气韵之美。以肉眼观照,在陶瓷表面,只见字的“森林”,在显微镜下,一篇篇、一行行、一个个呈现出的则是绝妙好字。
除此之外,他还实现了字与画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自由转换:远看是画,意境古雅,或高山飞瀑,或古道羊肠,或茂林陋室;细看有字,而且都是大部头的古典著作,或展史而缮,如《资治通鉴》、《史记》、《三国志》;或选古文以录,如《论语》、《四书五经》、《汉赋》;或精选古典诗词,如《唐诗》、《宋词》、《宋人绝句》;或择笔以诵经文,如《太玄经》、《金刚经·坛经》等。
在他最擅长的山水画风格的作品上,一般将字处理成如黛的远山,起伏绵延。而2014年在大英博物馆展出过《牡丹》,则完全由字组成花朵、花瓣,画即是字。首先要让针头大的字在平面上组合起来后呈现出立体效果——叶子有前后,花瓣有深浅,因此,字的密度、色彩就必须特别讲究。“每写一两个字就得换一支笔,我总共准备了十支笔,一号笔蘸的色料最浓,十号笔色彩最淡。另外字形字体也要随着花的造型有所变化。”
七年磨一《三国志》 亲友笑称“痴傻人”
本次展出的《三国志》,更是王芝文花了七年功夫的殚精竭虑之作,是信心和意志力的一次巅峰考验。在这件高85厘米、直径29厘米的陶瓷箭筒上,仅有的0.69562平方米书写面积,洋洋洒洒地呈现了整部《三国志》,共352963个繁体字,相当于平均每平方厘米50.7个字。通过高倍放大镜,人们可以看到字字笔画清晰,矫若惊龙。
陶瓷微书《三国志》的诞生,励志又传奇。从1999年1月8日动笔,到2006年1月18日完工,王芝文几乎每天都在工作室里勤奋笔耕,用笔尖演绎着岁月峥嵘。
王芝文坚信:“创作的时候必须物静、人静、心静,才能出好作品。”为确保创作质量,他特地将工作室选在了偏僻处。晚上,他准时来到工作室,关了门窗、手机,拉上窗帘,焚香坐禅,澄心静虑,半小时后才动笔。因微书字体太小,为了保证精确,他不时要屏住呼吸。在灯光照射下,陶瓷表面灼热、反光,他却要全神贯注盯着,双眼很容易就感到发涩、刺痛。此外,85厘米高的箭筒,自上而下书写,他不得不采取站立、人字步、半马步、蹲坐等各种姿势,反复调节手与笔的高度。创作至忘我状态时,打雷下雨他也没知觉,更不会感到饿。直到东方既白,环卫工人清扫马路,他才步出工作室,披着晨曦回家。如此寒来暑往,七年无阻。有朋友开玩笑说:“七年从恋爱、结婚到生孩子,一气呵成的话,孩子都能上一年级了,而你太痴傻,七载春秋只为一件作品!”
这当中,还经历了一次有惊无险的事故。那是在创作到三年多、作品将近完成一半时,一次王芝文边喝水边审视作品,由于思考入神,杯子突然从手中滑落,正好打在下方的箭筒上,只听见“啪”的一声脆响,王芝文的脑袋也“嗡”的一片空白。“从事陶瓷微书创作使我对陶瓷碎裂的声音特别敏感。如果当时作品碎了,我恐怕就崩溃了!”好在他鼓起勇气定睛一看,发现碎裂的是茶杯。不过,茶水、茶渣溅到了作品上,许多地方已字迹模糊,必须毁掉重写。每一滴水沾染处,都是几十个字的工作量,花费了他一个月才补上。而他自己说:“心外别无法门。当一个人精神高度集中时,他看一个东西,就会越看越大。”
当王芝文克服了所有困难,将《三国志》箭筒运到潮州一位朋友的瓷厂烧制时,窑盖一盖,他的心也随之提到了嗓子眼。烧窑需十多个小时,他执意守在炉边,朋友好说歹说才把他劝回家休息。翌日一早,朋友给打他打来电话:“你的箭筒瓶烧坏了……”王芝文霎时间热血直冲脑门,人几乎要瘫倒,朋友发现电话那头久久没有回应,才急忙解释说:“我是开玩笑啦,箭筒瓶烧制成功,完美无缺!”王芝文这才回过神来。当见到刚刚出窑的《三国志》时,这位铁打的汉子热泪奔涌,喜极而泣。
也许正是这种赤诚之心,物我两忘之意,让他如获特异功能,“少白头”竟奇迹般地渐渐变黑了。
天天做
“芝麻大的事”
王芝文的作品不仅被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美国贝克斯菲尔德艺术博物馆等国内外知名艺术机构收藏,也被作为“国礼”赠送给诸多外国首脑、政要及知名人士,更以展览的方式,一次次撼动外国观众的心。
最早是在1990年,汕头当地组织收集一些本土艺术品到新加坡参加艺术品展览会,王芝文创作的首件陶瓷微书力作——14英寸箭筒《古文选》一亮相,立即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与轰动,当地媒体争相报道,相关专家给予高度评价。
最令王芝文印象深刻的是,一次,他的陶瓷微书作品在澳大利亚悉尼展出,一位外国朋友在他的作品前驻足观看了半小时,站累了,就直接跪在地上继续专注地看。王芝文一开始以为这位外国友人是一个“中国通”,想通过陶瓷上的微书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或是学习中文汉字,上前一问,才知道这位外国友人根本看不懂汉字,他之所以久久驻足凝视,是惊诧于中国的汉字竟然可以被演绎得如此出神入化,他感到十分震撼,内心更深深地佩服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近二十年来,王芝文在坚持创作的同时,每年抽出时间,奔波于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中,作品足迹踏遍了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三十多个国家,一次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陶瓷艺术的深厚底蕴,并先后在澳大利亚、美国、韩国等地举办陶瓷微书艺术研讨会。2010年,王芝文获得“中日韩第十六届BESETO美术节首尔展”首尔市长特别奖;2011年7月,王芝文获“中日韩第十七届BESETO美术节东京展”一等奖,中国艺术家中仅他一人获此殊荣;而去年8月份,王芝文应邀携陶瓷微书作品赴联合国总部,出席为庆祝联合国成立70周年而举办的“当代华人杰出艺术成就展”,联合国总部大厦还专门为王芝文举办了陶瓷微书作品个展。
对于自己在微书上取得的成就,王芝文却谦逊而又幽默地笑称:“可能父亲起名的时候,就预示我要天天做‘芝麻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