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陶村
一、陶坊
乐陶,宋代为范、张、姚、宋、黄诸姓先民聚居之地,后又有徐、周、孙、陈、王、谢等姓氏入居。村民陶农兼营,安居乐业,故取名乐陶。
乐陶地域宽广,土壤肥沃,浐溪横贯其间。地下富藏白埴土、黑埴土,是制陶优质原料。南屏观音岐,拥有得天独厚的陶瓷资源。
乐陶制陶,世代相承,陶坊遍布村境,从明代至民国时期有文字记载的制陶作坊有:坂上陶坊、贻燕陶坊、鹿耳陶坊、植德陶坊、积裕陶坊、玉凤陶坊、玉锦陶坊、成金陶坊、陶安陶坊、昌洋陶坊、俊高陶坊、福春陶坊、兴裕陶坊、锦美陶坊、新春陶坊、土地公间陶坊、新胜陶坊、步升陶坊、联源陶坊、福裕陶坊等。
民国以前,陶坊以地名或业主名字命名,制作工艺包括建造窑坊、采掘埴土、制作成型、装饰上釉、装窑烧成、质量检验和进仓存储等工序流程。制陶技艺以言传、演示、习作为主,大多是父子、兄弟、叔侄等亲属传承。
乐陶陶器,工艺精湛,品种繁多。缸有大缸、酱醋缸;瓮有水瓮(又称卤菜瓮)、酒瓮,规格分为大、中、小三种;缸钵类,包括花缸、大缸、砂土钵等,其规格也有大、中、小之分;特别种类有凤金瓮(殓藏骨骸墓葬器用);杂件有烛台、香炉、酒罂、茶罐、风炉、茶壶、烟筒、暖钵、火钵、夜壶、花盆、大盖、药壶(俗称急烧)、姜古、粗钩、花格、陶管、墭模。品种甚多,从建筑装饰,吉祥物像,制煞猛兽,烹煮煎药,种花观赏,家庭生活用器皿,以及祭祀墓葬各类器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品种已被其它器物取代。陶器生产逐步向紫砂陶、工艺陶、环保陶方向发展。
二、窑场
乐陶是德化五大窑场之一。最早陶窑场始于宋代,为先期拓业者范、张、姚、宋、黄等姓氏先民所建。明洪武年间,入屯者周伏俚向姚家购买大珍窑,并扩建;宣德年间,周文瑞新建寨仔山窑;万历年间,孙即经向宋家购买鹿耳桥头窑,并扩建。周大雅等又翻建三车洋乙窑和竹林头窑。孙德仕亦向张家购买三车洋丙窑。清顺治年间,孙职人翻建车碓仔前窑;孙应实向张家购买莲花窑场。陈徽章于康熙年间建六车窑;陈廷元扩建六车窑场;孙奕彦翻建石牌阶级大窑;孙文沐亦于此时翻建竹林头窑。孙登春于乾隆年间翻建荣林阶级大窑。至此,乐陶窑场已初具规模。
乐陶古窑址众多,遍布村子周围山坡。已发现的古窑址30多处,其中始于宋代15处,即鹿耳桥头窑、宋厝山窑、灯盏坑窑、坂上大珍窑、龙图宫前窑、六车窑、宏祠外窑、宏祠内窑、坂上竹林头窑、三车洋溪边窑、莲花堂窑、车碓仔前窑、松柏林口仑窑、瓦厝岭窑、龙图宫后窑等。始于明代的有7处,即格仔窑、宫兜窑、寨仔山窑、尾草埔窑、荣林窑、三车洋陶安窑、石牌大窑等。清代的窑址7处,即:乐陶中窑、格仔新兴窑、三车洋联源窑和孙登偶、孙臀丕于嘉庆年间建的宏祠窑及工房;孙望斗于道光年间建的车碓港窑及工房,陈祖德建的格仔窑及作坊;陈智梅、陈智坵兄弟于光绪年间在东头窑场创办的春玉瓷厂等。民国时期窑址多处,即格仔虎山头窑、禾界口窑、洋中窑、吴坑坂窑、鹿车桥头窑、六车垅口窑等。
新中国成立后,继续生产的窑场有竹林头窑3座、三车洋2座龙窑,荣林、石牌2座阶级大窑。1967年于格仔虎山头建有4座龙窑和2座阶级大窑。
三、瓷业
乐陶村瓷业始于明代,为手拉坯成型,由龙窑或阶级窑烧成。烧瓷必装匣钵(陶墭),避免瓷器受烟熏,保持釉面光洁,隔焰烧成,窑温达1300℃以上。
清康熙、乾隆年间,乐陶制瓷已趋兴盛,主要产品有白瓷和釉下青花瓷。即用氧化钴为颜料彩画,然后上玻璃釉,烧成呈色青翠艳丽,产品销外地。孙应实、孙应徵、孙文沐、孙瞻溢等人经营瓷器贸易于苏州、杭州、南京、京师(北京)等地;孙应平、孙文清、孙文澧等贩瓷到台湾,并传艺。
清光绪年间,艺人陈侯盆手拉坯制成口径1.2尺的大花瓶。清末民国初,孙存捷、陈振起手拉品茶薄杯,重仅3钱(不足10克),薄如纸,放桌上轻风便能吹动,垂誉至今。
民国24年(1936年),引进石膏模注浆,提高成型率;陈智坵等于东头窑场建春光瓷厂,后因日寇入侵,口岸被占,外销断绝,瓷业濒临停产。
新中国成立后,乐陶村瓷业生产历史翻开新的一页。1955年,乐陶组织联光、庄光二个初级农业社,均设陶瓷副业组。1956年,孙仁泊、孙其需、郑联珠等组建隆泰瓷业生产合作社,社员68人,隶属县手联社。1957年,更名为德化县隆泰瓷厂,主要生产茶杯、加大汤匙等日用瓷,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1958年,隆光陶瓷副业组更名为隆泰大队瓷厂,开始生产薄胎瓷“品茶杯”、金彩椰树等产品,由县外贸部门收购出口。
1965年,隆泰大队瓷厂添置8台动力机车,生产进入半机械化,产品数量、质量迅速提高,出口量加大,主要品种有转棱杯、色釉衣钩、电夹板等。1966年初,德化县隆泰瓷厂在东埔扩建瓷器加工厂。6月,改为浔中公社瓷厂。1967年秋,隆泰大队瓷厂在虎山头南侧叉扩建厂房,新建龙窑3座,产量、产值和利润倍增,成为年产值超百万元的大队办企业。1970年,因“粮瓷之争”被停业。
1979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乐陶村瓷业重获生机。至2001年底,主要有福建省德化兴立达陶瓷有限公司、福建省德化县协鸿陶瓷有限公司等,主要产品有日用瓷、艺术瓷等上千种,产品主要销往欧美、东南亚等地区。
四、文化
乐陶历来有“学艺先学文”家规,并成为传世重学遗风。明嘉靖九年(1530年)即在宏祠设立隆泰社学,课读子弟;万历年间孙凤栖建上梧书斋、陈至言建墩仔书斋,学风更盛。清末废科举,乐陶村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即创办培英初级小学堂、民国10年,设立乐陶国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即开办隆泰小学(隆泰学区中心校,址在乐陶村)。由于乐陶村历来重教兴学,所以人才辈出,仅科举时代就有举人数人;贡生、庠生、廪生、太学生、登仕郎等100多人。
乐陶村学文并非惟求仕途,而是能官则官,能艺则艺,推进陶瓷业发展与技艺传播。明永乐年间,太学生周世显成为有名的制陶艺人;明万历年间,太学生周大颂“陶业经营,创造规模,其长、次子建三车洋窑;三、四、五子于坂上及竹林头窑经营”。清道光年间,贡生孙致仁、登仕郎孙世卫等不为官,却从艺。历代有声望的陶瓷艺人300多名,没有一个不是文人。
清末民国初,有壁画名艺人孙锦春(1858~1927年),现存龙图宫“双龙戏珠”、“两虎展威”等珍贵壁画及“八仙图”水墨画。民国时期有彩画艺人孙存仁,瓷器远销福州、厦门、潮州等地。抗日战争期间,孙存仁回乡与孙成隆首倡组织瓷业生产合作社。又有孙长有、陈智蚯于民国32年台股经营濒临倒闭的省瓷业改良场。新中国成立后,徐本章为德化古窑址的发掘和古陶瓷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
乐陶村历代陶瓷艺人众多,当过县官、州同、千总的文武官员也不少,正是这种陶瓷与翰墨交融,艺苑书香的人文环境造就了他们。
五、外传
乐陶村制陶已有近千年历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独具特色的生产工艺和操作技术,包括成型、上釉、建窑、装窑、烧成、陶瓷土加工、配方等。这些技艺,不仅历代传承,还不断外传。康熙年间,孙应平、孙文澧、孙文清往台湾;陈徽瑗往飞鸾窑;孙应佳、孙瞻远往晋江、南安等地;孙文澄往云南;孙瞻潮、孙瞻安往永春;孙瞻春、孙瞻素往晋江等传授制陶技艺。
乾隆年间,孙钟起等多人往宁德飞鸾;孙瞻芹、孙瞻履、孙宜业、孙宜仕、孙礼富、孙厚质、孙恬富、孙东富皆往永春;孙宜柔往仙游;孙宜馨往漳州;孙宜悦往南安、永春;孙宜拔往万昌县六都仓;陈国拱、陈国耀、陈国陶、陈兴沙、陈兴接、孙宜槽皆往尤溪山头窑;陈国栏、陈国北、陈兴湘、陈兴超往外地(具体地址不详,下同);陈先本往厦门;陈国讴往古田;孙光爆带领儿子孙登湛、孙登报及侄儿孙登素往宁德飞鸾办窑厂传艺而定居飞鸾。
嘉庆年间,陈汝榜、陈汝沦、陈汝推、陈大宜、陈大作、陈汝仲、陈为卿皆往古田;陈兴突、陈汝谒、陈兴贴、陈兴众皆往山头窑;孙光愈往广西南宁府宁州。
道光年间,孙元长、孙登员、陈兴明、陈兴滂、陈兴载、陈兴和、陈兴起、陈兴宅、孙元镜、孙陈赏等皆往山头窑;陈大诚、陈大积、陈大爵、陈大醮皆往古田。
咸丰年间,孙元秩往古田;陈大鑫往台湾;陈庆卿往古田。
光绪年间,孙扬光往永春。
民国时期至20世纪50年代,周德物带领儿子周毓得往尤溪山头窑传艺而定居尤溪;孙棫樸往三明,陈为撤、陈继德、陈继哇、陈继穰皆往外地;陈侯盆、陈迎祥同往宁德;孙存松往双翰割竹尾、赤水、上涌、仙荣及永春等地;孙云生往广东潮州;孙海如、孙健生往泉州、晋江;孙孝东往漳州;孙仁雁往泉州传艺而定居泉州,后参加组建泉州潘山瓷厂;孙仁鹏往泉州、南安等地;孙仁易往大田、尤溪、三明、永泰、永春、南安、泉州、漳州、厦门、霞浦、古田、建瓯、建阳、崇安、浦城、邵武、武平及本县美湖、大铭、雷峰、上涌等地;孙馨有往泉州、南安、永春及本县盖德、仙荣、瑞坂、佛岭、赤水、上涌、双翰等地;孙雨有往仙荣、佛岭、赤水、上涌、双翰及永泰、永春等地;陈振起往泉州、南安等地;陈可瑞、陈太芳同往漳州;陈文富往建瓯及本县美湖等地;孙成宽往仙荣、盖德、上涌、赤水、双翰及永春等地。
20世纪60年代后,孙成送往漳州、厦门等地;陈赞来往南安码头;孙珠冰往沙县、建瓯及本县美湖、龙阙等地;孙再兴往霞浦、宁德飞鸾、浦城和建瓯等地;孙文美往三明;陈继天、陈金照往沙县;孙仁泊往晋江;孙静有往盖德、仙荣及永泰、永春等地;陈文山往厦门、晋江等地;孙成印往美湖;孙仁川、孙春明同往龙岩红坊;孙金扬、孙国所往晋江;孙仁钩、孙文凯往水春;陈文伟往河北唐山;陈金桂往浙江义乌。乐陶村陶瓷艺人往外传艺达110多人,陶瓷技艺不但传遍八闽大地,而且传至广东、广西、云南、浙江、河北、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