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张帆
1989级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曾是红杉资本创始人之一
1989年进入清华的张帆虽然在学校就读的时间只有3年,但今天,清华依然愿意将他纳入校友的行列。张帆在成功后,也从未忘记母校。他经常受邀回到清华大学发表演讲,并担任一些校内竞赛的评委
张帆的成长始终离不开清华,在他担任德丰杰亚洲副总裁回国寻找投资项目时,就与校友周云帆有过合作。正是在张帆的坚持下,德丰杰才最终同意投资空中网,他们也成为中国企业从成立到上市用时最短的公司。
而在与沈南鹏共同成立红杉中国基金后,张帆主导的第一个项目竟然也是与清华学长的合作。这也不奇怪,清华大学历来以培养工科高材生闻名,而近些年中国成长最快的往往正是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科技类公司。
然而,在风光无限地主导投资了一连串公司后,2008年底,张帆便悄然离开了红杉资本。直到2009年春节过后,人们才得知这一消息。张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并不是因为对当前风险投资行业持悲观态度才离开,相反,他相信这个行业在短暂的紧缩之后会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由于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张帆表示他希望做一下自我调整。其实在过去的一年中,他已经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公益创投——这是在公益事业和创业投资行业之间新兴的一个交集,即把风险投资的理念,运用到投资和帮助立志于公益和社会效益的一批新兴企业上。
这无疑是未来中国投资行业的一个新风向标。无论做哪一行,张帆永远都要走在别人前面。这也许源自一种天生的慧根,也许源自后天的历练。而真正的答案,就掩藏在他曾经走过的那条路上。
别了,清华
张帆生于无锡,而他的学生时代是在河北度过的。1989年,张帆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录取。据说,他的高考成绩是当年河北省第12名。
从小就习惯了埋头苦读的张帆一进入清华,就感觉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无论是在运动场上还是课堂上,到处都是出色的同学,大家经常彼此结成团队,互助学习,那真是一段纯真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时光。
进入90年代,北京中关村开始出现第一批科技类民营企业,每天,都有新公司诞生在清华园外。象牙塔外的新世界立刻吸引了张帆,他开始在一个清华学长的IT公司中打工。
然而,张帆没有想到,刚进入大三的他竟然就要和清华告别了——父母已办好了移民手续。
张帆对于父母的决定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已登上了赴美的班机。今天的张帆认为,他当初的决定是否正确已经不重要了,但那次出国无疑给他带来了一个机会。
在中关村打过工,有了一定社会阅历的张帆觉得到了美国应该先工作,尽快适应新环境。没有学历和专长的他在找工作时几经碰壁,最后终于在一家中餐馆得到了服务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