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治正在开展瓷器研究工作
李家治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
李家治去博物馆考察古代陶瓷
李家治 1919年出生于安徽肥东县,是一位研究中国陶瓷、古陶瓷和玻璃材料的科学家。大同大学化工系毕业。自1951年以来,他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及其前身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等职。
他曾被聘为上海市特种光纤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技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史》编委、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等。他和合作者获得过2个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多个国家科技进步奖。
1919年12月,我在安徽合肥东北乡(今肥东县)的农村出生。六岁时,就在家塾读书,十岁左右迁入合肥县城读中、小学。1938年初夏,辗转经由香港来到上海。我因为从小生性好动贪玩,所以学习成绩一般,来到上海后才开始发奋读书。
1946年,我从上海大同大学化工系毕业,到中国科学院工学馆窑业组工作,从事玻璃材料的研制工作。我认为一个人要在事业上能有所成就,靠的就是天赋、勤奋和机遇。天赋是先天形成的,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大。机遇虽是后天常见的,但个人的活动范围有限,最多就是常说的抓住机遇。但勤奋却是让个人有所作为的重中之重。对于天赋不高者,必须以勤补拙,锲而不舍地努力工作,一旦机遇到来,就能抓住机遇。否则就会一事无成,老天也帮不了你的忙。
全心全意开发: 特种玻璃材料
来到窑业组的第一项突击任务是为杨树浦发电厂研究和试制高压锅炉用水柱计玻璃。当时正处在窑业组科研工作大发展时期,同时开展了五个玻璃研究课题,都是有关单位交来的紧急任务。
1951年,我到中国科学院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人生的转折,也是我为祖国科学事业奋斗终生的开始。我生性并不聪慧,来到中科院工作后,从事的学科领域对新中国和个人来说都是全新的,所以一切必须从零开始。因此,我认为要在这个领域有一个立足之地就必须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不计得失并坚持到底。也就是说以勤补拙,锲而不舍。这便是我的座右铭。
我大学时读的是化工专业,只在《工业化学》课中读到一章玻璃,讲的还是平板玻璃。可以说对特种玻璃一无所知,一切都得从头学起。
殷之文和严东生两位先生先后来到窑业组对我的影响很大,他们把西方先进的研究思路和管理方法带回来,大大活跃了当时窑业组的学术气氛,促进了科研进度。其中对我影响最深和受益最大的就是殷之文先生要求我们这些新参加工作的科研人员都在组内做一次学术报告,要求是自选题目,自查文献。我考虑特种玻璃的热处理过程对玻璃性能影响最显著,而且也是产品必须经过的工艺,但对它的机理却知之甚少,在工作中盲目性很大,于是就选择“玻璃的退火与淬火”作为学术报告题目。题目选定后,我就开始全力查找文献。可是,时值建国初期,有关玻璃这一领域的文献资料非常少。于是,我就跑遍全上海的大小图书馆,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如期完成了第一篇学术论文,并在组内作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