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贵州牙舟陶器的艺人们换上行头“拉坯”。牙舟陶器生产始于明洪武年间,至今仍保存古朴制作风格。
中国是世界上谷物酿醋最早的国家,图为酿造山西老陈醋的缸。
身穿绚丽苗族服饰的姑娘。
(图片由本报记者卢旭 池玉玺 舒琳 杜洁芳 摄)
剪纸:剪出千年世象流变
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的一种传统手工艺,也是节日时装饰环境、配合各种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其制作技艺和造型样式世代相传,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剪纸分剪纸和刻纸两大技艺类型,前者用剪刀徒手剪制,多一式一幅;后者用刻刀镂刻,一式可有多幅。剪纸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祭祀信仰、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等民俗活动。剪纸纹样为数众多,每一种都有约定俗成的寓意,题材内容涉及民间信仰、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现实生活等各个方面,其夸张变形、生动传神的造型极富想象力。我国幅员辽阔,南北风土人情的差异造就了剪纸的多样化面貌和地域性特征,相对而言,北方剪纸粗犷豪放,南方剪纸精细秀丽。
剪纸类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下简称国家级传承人)的有十几位,年龄大多已在50岁以上,年龄最大的已有八十高龄。此次来参加技艺大展的国家级传承人有来自山西省中阳县的剪纸艺人王计汝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下简称省级传承人)有来自陕西安塞的白凤莲等。
雕版印刷:留下文明的印记
雕版印刷技术是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等材料刷印,最终将印张装订成书的传统手工技艺。早在公元6世纪末至7世纪初,中国人已经会运用自己发明的这项技艺进行印刷了。
雕版印刷技艺有以下主要工艺流程,即选材、制版、出样、雕刻、打样、刷印、装订。对文字书写和版式设计有高度美学要求,需要精妙控制运刀速度和走刀方向的雕刻,特别讲究粘、编、折等操作技巧,是决定印刷物质量及艺术性的核心技术环节。整套工艺至少需要6到7人分工合作,默契配合。
雕版印刷类的国家级传承人目前只有4位,年龄大多在五六十岁,分属3个“非遗”项目,分别是木版水印技艺、雕版印刷技艺、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此次来京参加大展的国家级传承人有来自江苏扬州的陈义时、四川省德格县的彭措泽仁,他们分别演示了江苏雕版印刷技艺和藏族雕版印刷技艺。另外,来自上海的省级传承人蒋敏、林玉晴进行了朵云轩木版水印制作技艺的演示。